走近这里,我放慢脚步,唯恐惊动肃穆的氛围。站在其中,我屏住声息,心中升起无限的崇敬。
这是一座德国式的城堡型建筑,位于闽北光泽县主街二一七路中段政府大院东侧,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建造的天主教堂,1933年4月到12月是光泽县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今天,这里是光泽县红色苏区革命纪念展馆。
走进展馆一层大厅,两边厢房是传达室、裁判部、经济部、内务部等,摆放着当年苏维埃政府的办公用具。大厅从左面墙转到正面墙挂着一幅幅光泽现存的革命旧(遗)址的画片,有扫帚尾村光泽县委遗址、水口红22军军部遗址等。在东方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画片前我停住脚步,这是位于光泽县城西与闽赣交界处的上观村的一幢清代民居。1933年7月,苏区中央决定在光泽上观这里成立第一个行政建制的东方县,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动员青年参加红军,组织游击队拦截金坑大刀会进攻,守护好闽赣省的门户。一直到当年12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东方县沦陷,县里的同志撤离上山打游击,东方县从此结束了历史使命。这幢民宅当年幸好有几户人家搬进去,消除了红色政权所在地的痕迹,才没有被国民党军队烧掉。
大厅转到右侧有木梯上二楼,楼上大厅里面房间门上挂着领导办公室、军事部、财政部等牌子。房中桌上摆放着马灯、书籍,墙上挂着挎包、斗笠等。大厅面墙上挂着画片,从红色烈火、名人足迹、革命先烈、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文化事业等组图,全面展示了当年光泽红色苏区的革命风貎。透过这些画片,我仿佛看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光泽苏区如火如荼的红色革命情景:光泽1933年2月19日成立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在短短的时间里,光泽77个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涉及4万多人口,占全县面积和人口的90%以上,被誉为“红遍光泽”。县委县苏维埃政府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组织游击队,开展反“围剿”斗争,动员青年参加红军,筹集粮款支援前线等,革命形势很好。我站在一幅“名人足迹”的画像前,画中描述了周恩来、方志敏、毛泽民、肖劲光等红色革命领导人在光泽工作和战斗的情景。特别是1933年5月上旬,周恩来同志视察苏区工作来到这里,在北溪的老樟树下与民众亲切交谈,了解民众对红色革命的看法和意见,描绘红色革命工作的远景规划。
二楼是县苏维埃主席的办公室。我看到房中桌上的马灯、本子、笔,仿佛看到当年县苏维埃主席王贤佑坐在桌旁与战友一起思谋光泽红色苏区的发展。1933年10月,光泽县苏维埃首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展馆一楼的大厅内举行。毛泽民作为闽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代表到会讲话。大会选出了县苏维埃政府主席王贤佑等10位代表出席闽赣省工农代表大会。随后,王贤佑、江翠兰等代表到建宁参加大会,听取了周恩来、朱德、顾作霖、邵式平等同志的报告。
展馆的“结束语”上,记述着光泽的革命史:光泽1931年红色革命开始,经历了艰苦的反“围剿”和土地革命;1933年12月光泽全县沦陷,许多人随红军战略转移和上山坚持游击战争;1937年10月闽赣国共两党地区性谈判在光泽大洲举行,达成“团结合作,共同抗日”的协议,结束了长期对峙的局面;光泽及周边的红军游击队随后编入新四军三支队五团,到江西铅山县石塘镇集结,开赴抗日前线;留下来的红色游击队继续在当地坚持斗争,直到革命胜利。
站在展馆中,目睹展厅墙上这些画片,我心中涌起了对当年的红色革命无限崇敬和向往。这座普通的天主教堂,当年光泽红色革命的中心,有多少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有多少革命故事从这里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