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期●随感录●

“老人受骗”频发需多重反思

作者:盛 会



  近年来,屡屡看到老年人被诈骗团伙“盯上”的新闻。笔者了解到,一些独居和空巢老人,因缺乏情感慰藉和关注,经常感到被边缘化,不法分子于是就利用老人精神空虚的弱点,主动嘘寒问暖后行骗。同时,退休后人的生活圈子相对变小,信息渠道狭窄,尤其随着年纪的增长,人在生理功能、智力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即使被媒体多次报道的骗术,老人还是在被骗之后才会意识到。人们不禁发问:“老人受骗”频发,究竟谁该反思?

老人受骗,子女们先要反思。过去的很多案例显示,那些被骗的老年人往往都缺少子女、亲人的保护和提醒,如果子女在精神上多一些关照,让老人有可信任的交流对象,很多诈骗悲剧就不会发生。现实中,孤独而缺乏安全感的老人在无法从亲人处获得感情寄托的情况下,就会重新寻找一个让他有安全感的依赖处或依赖物。而所谓的各种保健品推销员的陪伴、他们吹嘘的保健品疗效,恰恰能够给老人提供安全感,以至让他产生了依赖性。鉴于此,为人子女者要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精神充电”,填补他们的精神缺失,才是避免老人受骗的第一要务。

老人受骗,老人自身也要反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推销员透露:“我们的推销手段并不高明,就是要抓住一些老人爱贪便宜、爱攀比的心理。通过发放一些汤勺、菜刀、鸡蛋、洗涤剂等小礼品或免费旅游来吸引他们,建立信任后,老人就会购买产品了。”不良商家正是抓住了人们爱占便宜的消费心理,专门针对老年人群设计宣传计划,编制一系列宣传口号,设计各种温情招牌。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性,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贪小便宜,肯定上不了当。

老人受骗,相关部门必须反思。医疗卫生管理部门要加强医疗保健知识的宣传,使老年人明白,要保持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需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加强身体锻炼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病要去看医生,不能靠吃保健品。相关执法部门和消协等部门要积极作为,加强对保健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那些搞虚假宣传和欺骗活动的,要依法严厉打击,对保健产品要进行质量监督,只有让保健品市场走上规范的轨道,老人受骗现象才会大为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