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挺进东平,打开了东平抗日新局面。
初进东平 开创新局
1938 年5 月,徐州失守后不久,山东完全沦为敌人后方,山东根据地处于敌伪顽夹击之中。为了坚持和发展山东的抗战,中共中央决定派部队进军山东。9月27日,115师第5支队和129师津浦支队统一整编为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12 月2 日,八路军总部命令115 师主力挺进山东。第343旅685团改用苏鲁豫支队番号,作为115师挺进山东的前卫,于27日到达湖西地区。
12月19日,115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代师长陈光率东进支队由晋西灵石县双池镇出发,冒雪挺进山东。1939年3月7日,主力部队由东平七区靳口(今属梁山县馆驿镇)东渡运河,进入泰西境内。10日,东进支队进入东平东北部的夏谢村一带休整。12日,115师在夏谢村召开师直和686团排以上干部会议,罗荣桓分析华北战场的形势,阐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根据地的重要性,提出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的任务。14日,115师与泰西地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6支队会合。当时,泰西地委机关随115师师部活动,鲁西区委、津浦支队、平原纵队等部也赶到常庄,与115师会合。此后,115师东进支队司令部设在常庄颜景瑞家大院。其间,115师师部与鲁西区委组成鲁西军政委员会。
为开展东(东平)汶(汶上)地区工作,东进支队派出主力一部,深入东汶地区的边界地带,开展游击战争。1939年3月16日,该部协同6支队1团,将驻扎东平五区后围村敌据点的100余名伪军全部缴了械,获长短枪60余支。17日,兖州、宁阳、汶上、肥城、东平等县的日伪军1000余人到东平“扫荡”,山东纵队第6支队在徐坦村香山布防,阻击来犯之敌。17日中午战斗打响,经激战,傍晚将敌军击溃,毙日伪军30余人,取得反“扫荡”的胜利。
1939年3月20日,泰西地区抗日活动积极分子大会在东平县常庄召开。会上,罗荣桓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阐述发动全民抗战的指导方针,指出每个中国人都应当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贡献。要大力发展基层抗日民主政权,党政军共同发展,形成坚强的敌后战斗堡垒。他要求广大人民群众紧急动员起来,投入到抗日战争中来。与会干部群众精神振奋,他们亲眼看到八路军战士的英雄形象,打败日本侵略军的信心和力量进一步增强。常庄会议是将泰西地区的抗日斗争推向高潮的一次动员会议,它给泰西各县人民抗日斗争指出明确的方向。
3月22日,东进支队一部及6支队1团,在彭雄和陈伯衡率领下,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在郑海村击溃来“扫荡”的东平县城日伪军,日军小队长龙田被击毙,我6支队1团团长陈伯衡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陆房突围 捷报频传
115师深入泰西宛如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严重威胁着泰安、济南和津浦铁路中段的敌人,令日军惴惴不安。5月初,山东日军最高指挥官、日第12军司令官尾高龟藏,调集日伪军8000余人,汽车、坦克100余辆,炮100余门,兵分九路,向泰西根据地发起“扫荡”, 企图消灭115师主力和地方党政领导机关。5月5日至7日,日伪军先后“扫荡”了东平和汶上地区。5月9日,日军开始步步为营向肥城、宁阳一带推进,逐步向我军实施合围。
11日凌晨,115师师部、第686团(缺第三营)、津浦支队、山东纵队第6支队等部和鲁西区委、泰西特委(泰西地委)等党政机关共3000余人,被敌包围于肥城陆房一带纵横不足10公里的山区内,形势十分危急,只要一处被敌突破,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陈光命令部队迅速抢占陆房村周围制高点,凭险据守。当夜,敌收缩兵力监视被围八路军部队的行动,陈光指挥部队及党政机关分路突围,各部顽强反击。至12日凌晨,东进支队、6支队一部及地方党政机关均从敌军间隙中跳出包围圈,安全转移到东平无盐村。突围后陈光在讲话中指出:“陆房战斗是我军以少胜多、化险为夷、机智安全突围的著名战例。这一仗我军坚定英勇,共计打死打伤日本鬼子1300多人,我军只付出150多人伤亡的代价。这个战例,在我军历史上也是空前的,我们应当为这场伟大的胜利欢呼!”陆房战斗是自平型关战斗之后的又一重大战果,受到沉重打击的日军不敢在陆房停留,匆忙分路撤回。陆房战斗中115师健儿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震动了全国。蒋介石给朱德、彭德怀发来电报,表示殊堪嘉慰。
5月20日,罗荣桓、陈光指示师参谋处长王秉璋、政治部副主任黄励率师机关大部、直属队一部转移到津浦铁路以东,第686团转移到东平湖一带休整,第5支队仍在泰西坚持斗争。陈、罗率机关少数人员和特务营2连、骑兵连向运(河)西转移。
8月2日,罗荣桓、陈光率部在梁山附近的独山村设伏,歼灭日伪军400余人。梁山战斗中,东平地方武装及人民群众配合115师部队作战,在外围搜捕溃逃的日伪军。梁山战斗的胜利,使八路军在鲁西的影响空前扩大,人民群众抗日热情更加高涨,仅梁山周围和东平湖畔就有3000多名群众参军。梁山战斗后,8月中旬,115师与鲁西区委在东平湖岸的小安山召开二、七区委联席会议(即东平湖会议),罗荣桓指出:平原上没有山没有海,但有成千上万的民众,可以成为抵御日本侵略者的人山人海,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铁壁铜墙。只要坚决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认真改造地形,就能创建平原游击根据地,坚持平原游击战争。
根据会议精神,鲁西区党委、独立旅党委制定了平原作战的战略方针,开展破路、挖沟、破围寨的工作,改造地形、创造平原作战的新战场。至12月底,东平县西部地区除敌人据点外,能走汽车和大车的路,都改造成8尺宽、4尺深的抗日沟,部分大村镇的围寨被破除。这对于反“扫荡”,坚持平原游击战争起到重要作用。“东平湖会议”后,部队随即穿越东平湖洼地,进入东平北部山区,在二区马凉庄一带驻扎休整。
建立政权 发展壮大
东进支队在派出主力一部深入东汶地区打击敌人的同时,还指导帮助泰西地委成立东(平)汶(上)办事处(临时政权)。师部决定以两个连队组成东汶支队,着重加强东平东部、汶上北部地区的抗日工作。东进支队还派出民运干部赴东平县的三、四、五区,深入农村指导工作。1939年6月,东进支队686团团长杨勇率部由运(河)西到东平七、八、九区一带活动,在地方党组织配合下,开展群众工作,建立区政权和武装。
1939年8月,东平县委成立东平县抗日救国动员委员会,下设组织、宣传、民运等部。东平各区也先后建立了“动委会”,从而使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发展和巩固。9月27日,县委以“动委会”的名义,召开各界人士代表大会,选出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各区抗日政权也相继建立。
115师在东平期间与东平人民结下深厚情谊。一日夜晚,东进支队悄悄开进东平二区马凉庄,指战员们和衣露宿在户外和空荡的场院内。尽管身旁堆放着一垛垛柴草,但没有一个人动一把。部队要离开马凉庄了,全村老少都跑出家门,不顾指战员们一再谢绝,把煮熟的鸡蛋、红枣塞到他们手里。东平四区山神庙的群众为东进支队后方医院腾房子,村民都争着把伤员抬到自己家中护理,还把鸡蛋、细粮省给伤病员吃。“扫荡”的敌人两次进山神庙村,群众死伤五六人,但没有一个伤病员落入敌手。老村长赵学宽为了帮助东进支队后方医院藏药,把自己的祖坟挖出一个洞。
1939年11月间,东进支队一部在东平县独立营的配合下,在三区金山口、辛庄一带粉碎日伪军的“扫荡”后,全部离开东平,开往鲁南。
115师东进支队进驻东平期间,是东平建党、建政、建军、民运等工作大发展的时期,他们为创建泰西、平阿、大峰山三块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在东平大地上三进三出,与日伪军周旋,不仅沉重地打击敌人,而且指导帮助东平县委开展抗日斗争,在东平掀起抗日救国运动,为建立和巩固东平县抗日根据地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