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期●缅怀篇●

深切缅怀 项英同志

作者:王征明



  1938年1月1日,我15岁那年,抱着满腔抗日的热情,跟随我家邻居韩文英三姑从徐州出发往山西临汾参加八路军学兵队。二三月间提前结业,分配到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由办事处分配到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旋即由我们的带队谢忠良(学兵大队副大队长,到新四军后任中校参谋),把我连同另外两个学兵队员带去湘南郴州赤石司,改编那里的红军游击队,开往皖南前线同军部会合。我返回服务团不久,即先后奉调到参谋处二科(侦察)、一科(作战)担任内勤,学做参谋工作,直到1940年5月离开皖南,去了苏南前方。从1938年初到1940年5月,我方才15~17岁,就有幸在著名革命家叶挺、项英、袁国平、张云逸、周子昆等新四军首长身边当学兵,这是我一生最幸福的黄金时代。

1938年春,新四军成立后,军部由武汉移驻南昌。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八省健儿,在中共中央决定与国民党合作抗日号令下,在项英和陈毅等三年游击战争领导人的奔走传达、政治思想动员下,纷纷从15个游击区集结开往皖南岩寺会合,接受点验。经过中共与当地政府交涉谈判等曲折复杂的过程,虽然发生过漳浦(何鸣)事件和瑞金事件——由当地国民党当局制造严重反共事件,但经过我方顾全大局所做的努力,游击队集结改编的任务终于完成了。

新四军军部于1938年夏由南陵县土塘移驻泾县云岭一带。云岭为一座高山脚下树木葱郁的村落。相距一公里的罗里村便是叶、项暨军秘书处、参谋处的住所、军部大本营和指挥中心,罗里村民居建筑分两部分:种墨园和大夫第。叶挺军长住种墨园,项英副军长及张云逸、赖传珠、李一氓住大夫第,参二科及摄影室住在项副军长的楼上。副军长的宿舍只有10平方米,特别狭小。副军长时年40岁,中等身材,具有将军的仪表和风度。他着装严肃不苟,从风纪扣到裹腿均整整齐齐,他同大家一起过着严肃规律的部队生活,同大家一起吃大灶伙食。他工作不知疲倦,仍保持江西苏区养成的打夜工的习惯,经常工作到深夜甚至通宵。他本人酷爱学习,工作之余常喜欢到附近的南堡村走走,那里有军部的图书馆,去翻阅书刊。有一次副军长到驻汀潭的老一团去,傅秋涛团长接待留膳,把副军长灌醉了,随去的参谋回来说,只有傅秋涛这位英雄敢于向副军长劝酒,后来副军长真的有些醉了,这在当时是少有的战地花边新闻。

岩寺点验后,根据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我新四军一、二、三支队分别向苏南、皖南进军,四支队向皖中挺进,选择战机积极打击敌人。项副军长提出一面作战一面建军的口号,部队的建设发展壮大很快。

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军,皖南新四军军部对我一生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是一所真正革命的大学校。军部领导重视思想教育,经过上海煤业救护队忻元锡、陈昌吉的努力从上海弄到一台铅印机,出版《抗敌报》《抗敌杂志》,每期载有德谟·一芒(李一氓化名)的文章,是我必读的;陈毅司令曾发表《茅山一年》的散文;内有菜网设埋伏、麦田捉俘虏的章节和《抗敌报》主编马宁等许多同志的好文章,均为我爱读。当时正值联共(布)党史学习高潮,李一氓在云岭大祠堂给我们讲课,气氛热烈。项副军长亦经常给我们作形势和任务的大报告。他的报告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内容丰富充实,鞭辟入理,受到听众喜爱。如1939年他的一次报告讲到法西斯希特勒在德国的统治力量已经羽翼丰满,以战争威胁欧洲,而英国首相张伯伦伙同法国总理达拉第、外长哈里法克斯在德国的压力面前卑躬屈膝,搞牺牲捷克的慕尼黑阴谋。此次报告他议论滔滔,足足讲了7个小时,上午讲三四个小时,下午又继续讲两三个小时。项副军长关爱干部,关爱青年,诲人不倦,为向敌后开展游击战争,他写了一篇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文章。他写道:游击战争是弱国反对强国的战争,是农民反对地主的战争。为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他写过一篇《论军队行政工作》的文章。他指出:军队的行政工作是颁布命令、传达命令和执行命令,然后分别阐述、讲解,提出要求。

项副军长决定大办教导总队,经过教导总队训练过的干部约4500余人,成为我军的骨干。著名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敬佩他,把他比作英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领袖克伦威尔。项英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其革命业绩和人格魅力影响巨大。他在参与领导中央苏区期间笔耕勤奋,后收集他的文章380篇70万字在2003年编为《项英军事文选》一书,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最后说几句,杀害项英的凶手刘厚总,是湘南耒阳游击队的头头,集中整编后调军部副官处管理马匹。皖南事变中,他与项英巧遇,项英不知他的底细,看他是老红军,力气大,枪法准,把他留在身边,结果反受其害。刘杀死项英后向国民党报功,他带着的项英身上黄金等财物被国民党军官掠走,还被关押多年,释放后隐匿身份在南昌开一小店,解放后在镇反运动中被群众检举揭发,报陈毅司令批复处死。

项英同志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