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期●老战士专访●

生命不息 济困不止

——93岁老革命宁德厚甘于奉献的故事

作者:张生根 顾向明


2018年3月20日,在苏州木渎古镇有位高龄老人——93岁的离休干部宁德厚,专程来到他曾任职的木渎人民医院,又一次向党组织交特殊党费2000元,表明他“人老志愈坚,铁心跟党走”的决心。他还捐出“扶贫帮困”7000元,请组织转给最需要帮助的人。医院党委书记钱建学说:“宁德厚老书记亲力亲为,用实际行动带动党员干部献爱心,这是中华民族美德的再现,是共产党人政治本色,是正能量的传承。”

赤诚报国  南征北战

宁德厚1926年6月出生在辽宁省盖县,他小时候耳闻目睹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实行“烧、杀、抢”的暴行,也耳闻目睹了国民党祸国殃民的行径。“我选择了共产党!”1947年9月,在家乡任小学教员的宁德厚报名参加我辽南军区军政干校学习,三个月后他被分配到独立二师,在师政治部做摄影记者。

在部队,宁德厚受到很大锻炼,快速成长起来,并多次立功。在1948年9月开始的辽沈战役和12月开始的平津战役中,他英勇参战两次立功;1949年10月在湖南衡阳中南战役中立功;1950年4月在广西梧州市任土改队长立大功;1951年3月在剿匪中又立了大功。他还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的三级军功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三等功勋章。

32年军旅生涯,宁德厚共获得了大小功七枚勋章,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革命勇士、有功之臣。1978年他转业,到江苏省吴县木渎人民医院任副书记、副院长,1983年任吴县卫生职中专科学校书记。从部队来到地方,他仍以出色的工作和优良的作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86年8月离休之后,他又被评为苏州市“十佳离退休干部”。

为党分忧  扶贫济困

宁德厚常说:“我所有的一切是党和人民给的,我所做一切都要为党着想。我所得的工资待遇是党和国家给的,其用途一是用于家庭家人,二是用于社会,回报党恩。这样做,我心里舒服。”

宁德厚济贫助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父母年老,而自己在部队不能尽孝,只能靠亲友邻里照顾。从1965年开始,他就资助陪伴父母的近邻刘二哥,直至他1990年去世。在1986年时,宁德厚工资为148元,老伴工资20.05元,每月帮助刘二哥50元。2015年,他回东北老家营口,得知刘二哥的三儿子患病无钱医治,他慷慨解囊资助20000元,又给了刘二哥的二儿子2000元用于救急之用。对自己多家亲友的家庭困难,他都出钱资助。他说:“我多资助一个人,政府就可以少救济一个人。”

另一部分的捐助,就更是无私的奉献了。他了解到偏远山区仍有不少人过着贫困生活,心里感到难受。从2000年开始,宁老每年上交特殊党费1000元。随着离休金提高,特殊党费随之增加,1200元、1500元、2000元。2016年苏北盐城阜宁刮了一场龙卷风,受损严重,他向灾区捐款5000元。

2001年木渎镇政府老年办组织关爱青少年助学项目,宁老的捐款从100元逐年增加至1000元。2017年3月,他为临湖镇东吴村查某患尿毒症换肾捐款5000元。

宁德厚济贫助困的爱心,既洒向本地,还洒向远方。2006年、2009年、2011年、2012年,他四次捐助中国妇女基金会“大地之爱 母亲水窖”工程共4000元。2009年起,他连续3年资助青海省西宁市高中学生王某,每年1560元,直到她考上青海大学。

捐款帮困,持之以恒是难能可贵的。宁老连续18年,年年捐款,数额逐年增加。他动情地说:“我捐助是经过认真考虑的,人与人之间就是要互相体谅,互相帮助,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

艰苦朴素  军人本色

当你看了宁老的捐款数,可能会以为他一定很富有。笔者带着这个疑问,来到木渎镇。跨进宁老家中,我感到十分惊讶——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旧字、一个简字。1986年7月组织分配给他这处房子,他搬入至今已有32年,没有装修过,没有添置过新的家具。按宁老的级别待遇,完全可以换个更好的房子或重新装修,但他就是舍不得。

他的老伴2010年患脑萎缩,后来发展为痴呆症,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等琐事主要由宁老照顾护理,至2015年去世。为了节电、节水,他坚持双手洗衣被,即使冬天手冻僵麻木,也不开洗衣机,不烧热水洗。他衣着简朴,20年前花17元钱买了两条老式军裤,虽已褪色却洗得干干净净还穿在身上,上身外套是老伴1956年亲手缝制的列宁装,袖口已破,后背下方已补了补丁,他依然穿着。他不吸烟,不喝酒,补品与他无缘。他满足能吃饱,能穿暖,能睡觉,能过平常日子就够了。

严于家教  带好后辈

宁老深深感悟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一个好家风的形成,需要家庭中的长辈用心培育。宁老家四代12人,有5名党员,每逢家庭团聚时,他以老党员的身份,告诫他们要时刻想到在党旗下的誓言,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宁老对儿子宁先春从小就严格要求,言传身教,要他读毛主席的书,听党的话,学雷锋、学习解放军。儿子说:“我一定记住爸爸的话,要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1966年,西北工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共青团员宁先春被选调汉中地区社教工作团,在望江公社草塘大队堰南生产大队做社教工作队员。6月30日下午5点多钟,他正在组织团员和儿童为纪念党的生日准备节目,忽然听见有人喊叫:“救火呀!救火呀!”他急忙跑到附近社员家里提起水桶,飞快冲向火场泼水灭火。听到有人说“屋里还有一个产妇”,他毫不迟疑地顶着封门的烈火冲进屋里,东撞西摸地找人,终于从最里面的房间背出了产妇苏桂莲。但无情的烈火烧着了他的头发,烧伤了他的面部、胸部、颈部和四肢,他昏了过去……

汉中县医院救护车及时赶到抢救,他身上面积达百分之十五的皮肤二度烧伤。中共汉中地委于1966年7月22日发出通知,号召向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宁先春学习。同时,陕西省报报道了他的模范事迹,他被评为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西北工业大学政治部给宁老夫妇的信中说:“祝贺你们有这样一个好儿子,也为我们党有这样一个好后代而高兴!”宁先春1971年入党,工程师职称,终因在火中救人身负重伤,后感染其他疾病,于1992年2月病故,年仅46岁。

对自己的两个孙女,宁老也是严格要求,管得很紧,教育她们要像爸爸那样做人做事,报国为民。当笔者问到她们对爷爷“济贫帮困、捐资助学”有何感想,她们说:“爷爷做得对、做得好!我们向爷爷学习,也在帮助贫困家庭,每年资助两名特困生。”宁老的大孙女婿深有感悟地说:“正因为爷爷奉献那么多,他才获得高寿,也使我们小辈获得幸福!”

宁德厚老人现在已93岁高龄,仍精神抖擞,心宽体健,今年4月11日至18日还乘火车到丹东祭奠牺牲的战友。我们衷心祝贺宁老:好人一生平安,革命人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