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老区工作者蔡秋明访谈录
编者按:看了蔡秋明同志访谈录,深感蔡老确实无愧于“全国优秀老区工作者”的光荣称号。他从一线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以后,17年如一日,不仅为江苏老区建设促进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更值得称道的,他们的工作方法,诸如调查研究、蹲点示范、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等等,都继承、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现在党强调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江苏省老促会的经验和做法,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新四军老战士、原江苏省政府常务副秘书长蔡秋明,离休后以满腔热情投身老区建设促进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去年11月28日,蔡老赴京出席“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20周年总结表彰大会”,被授予“全国优秀老区工作者”光荣称号。载誉归来之后,他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记者:蔡老,首先祝贺您在离休之后又做出这样出色的成绩。
蔡秋明:大会组委会授予我“全国优秀老区工作者”光荣称号,这是对我个人莫大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江苏老区开发促进会工作的认同。我1994年离休后,又在江苏省老促会执行理事长岗位上干了17个年头,所以能在老促会和老区工作方面做出一些成绩,靠老促会这个团队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我个人不过起到策划、组织、协调和带头作用,荣誉应归功于团队集体。
记者:您从事十几年的老促会工作,一定深有体会,能谈谈你们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吗?
蔡秋明:我们借鉴民兵工作“三落实”(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经验,首先是抓组织落实。工作靠人去干,只有老促会组织在全省老区全覆盖,老区工作才能做到全覆盖。我初到省老促会工作时,了解到全省13个省辖市,仅6个市有老促会组织,7个省辖市及大部分县(市、区)皆是空白点。我花两年时间,抓组织落实。连云港市,我先后去过6趟,找市委主要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谈建立老促会的事,最后一趟,将省委组织部原常务副部长孙富中邀请一道去做工作,终于把市和所属4个县老促会催促成立起来。市、县老促会还各有一位组织部副部长担任副会长,这是全省仅有的。此后,又陆续将其他市、县(市、区)老促会催促建立起来。江苏各市、县(市、区)皆有老促会、各乡镇皆有老促会分会,实现“满堂红”。全省有老促会会员20万人,他们活跃在老区各条战线,起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两带”作用。江苏老促会组织还有一个特点,上下联动,形成一个团队。省老促会吸纳各省辖市老促会会长为顾问或常务理事,吸纳一名市老促会副会长或秘书长、各县(市、区)老促会会长为省理事会理事,省农林、水产部门,还有省老促会分会。省里开会,一杆子到底,工作直接布置到县(市、区),发挥群体功能;还着重抓会风建设,将为老区想实招、办实事、谋实利的“三实”宗旨及“团结、务实、进取、奉献”的八字会风,写进社团章程,一体遵守。
记者:根据我们同你们多年的接触,你们对老区的宣传工作也很重视,你们在这方面有些什么体会?
蔡秋明: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根据我的切身体会,一定要把老区宣传工作放在很突出的位置上来抓。宣传老区,弘扬老区革命精神,是做好老区工作的“外因”,也是“内因”。现在社会上很多人不知道江苏有过红军,有过苏维埃政权。在各级领导岗位上的年轻同志,不少人不知道江苏老区占全省总面积和乡镇总数的75%。记者采访一位省辖市领导同志,他讲我这里只有新区,没有老区。其实沙家浜就是全国著名的老区。有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竟称,“要把老区改造成为新区”。殊不知革命老区的历史地位是永久不能改变的。可见,加强老区宣传,弘扬老区精神,让全社会了解老区、关爱老区、支持老区,实在非常重要。为了加强老区宣传工作,省老促会组织专门班子,编写《江苏老区》专著,全面介绍江苏老区革命斗争史及老区建设情况,广为散发;省老促会还和省委宣传部联合发文,通知各级党委宣传部、各新闻媒体,加强老区宣传;省老促会会同省电视台,拍摄《老区行》、《故乡谣》、《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等电视片,在省、市、县(市、区)电视台播放;还会同省老记者协会,组织记者“老区行”,全面、系统报道老区。省、市、县(市、区)老促会除办好《江苏老区》和各地老区工作通讯外,对《中国老区建设》、《铁军》、《大江南北》这类弘扬老区精神、“铁军”精神的期刊,大力抓发行工作,使之在江苏老区有相当覆盖面。江苏老区宣传工作,连续8年被中国老建会授予特等奖。江苏老促会还配合有关市、县(市)和部门做好红十四军纪念馆、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郭村战斗纪念馆、黄桥决战纪念馆、新四军盐城军部纪念馆、新四军盱眙黄花塘军部纪念馆、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以及高宝战役、高杨战役等纪念馆(碑)的修缮工作,并组织红色旅游;以黄桥老区人才培训中心、扬州天海老区人才培训中心为基地,对老区贫困学生免费进行职业培训,已有上万名学生毕业后就业,全家脱贫,在全国各地现身说法,成为宣传老区的义务宣传员。
记者:老促会是社会团体,没有行政权力,它怎么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呢?
蔡秋明:“有为才有位,有位更有为”。老促会和老区工作,离不开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老促会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工作上拾遗补缺,建言献策。做出成绩来,党委、政府会对你的工作更加支持。有个县老促会会长,老是埋怨党委、政府不支持他们的工作。东台市老促会做法就不一样。建会初期“三无”(无房子、无车子、无票子),在抗洪救灾期间,几位老促会老同志,骑自行车、乘公共汽车,甚至步行下乡,奔走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为老区群众排忧解难,市领导很受感动,替他们配了车,解决了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市委经常讨论老区工作,每年老区工作计划,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各乡镇一体照办。如今,全省市、县(市、区)老促会开展工作必要条件都得到解决。调查报告、请示报告必批。开“三农”工作会议,邀请老促会参加。省财政还拨给老区建设专项周转基金。重要会议,请省领导莅会指导必到,全省老促会和老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省老促会还被省民政厅授予先进社团荣誉称号。
老区建设工作,既抓“软件”,调查研究,形成调查报告,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又抓“硬件”,为老区办实事,办惠及民生、改善老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实事,为老区人民谋福祉。调查研究,是老促会的重点工作,内容大体上分三大类:一类是政策性的,一类是资源开发性的,一类是工作指导性的。省老促会组织市、县(市、区)老促会200多位老同志,对茅山老区、黄桥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支持的政策问题,联手进行调研,形成《关于茅山、黄桥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优惠政策问题》,报经省政府批准发文。这份调研成果,含金量是很高的。省老促会会同各地老促会先后进行《黄桥老区高沙土综合治理调查》、《苏北中低产田改造调查》、《沿海滩涂围垦调查》、《徐州煤矿塌陷地复垦调查》、《丘陵山区综合开发调查》、《里下河“四水”(水产、水禽、水生物、水生林木)开发调查》、《沿江滩地水面利用调查》、《黄河故道综合治理调查》、《灌河开发调查》等等,这些资源开发项目调查,有些被省领导批准列入“十五”、“十一五”规划,先后为老区争取到开发资金23.1亿多元,办了一大批“短平快”项目,让老区人民直接受惠。省老促会还对老区“三农”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组织调查,诸如,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问题、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外向型农业问题、发展“三大合作(农业合作、土地合作、资金合作)”问题、农民承包土地流转问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问题、发展老区民营经济问题、农场与周边乡镇“场乡共建”问题,等等,写成调查报告,经省领导批示,印发各地参考,对老区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还联系相关社会团体,携手为老区办实事,分别与爱德基金会、省扶贫协会、劳动力转移研究会、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妇女儿童基金会等团体,联手为老区扶贫、开展劳动力培训、慰问贫困户、资助贫困户妇女儿童入学,以及办些惠及民生的小型的水、电、路、气等项目。
记者:听说你们有几个基层联系点,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蔡秋明:办好联系点,做出样子,起示范带动作用。社会团体做老区工作,不可以发号施令,一般号召效果也不大,只有培养典型,做出样子,才能起带动作用。省老促会直接联系三个点:一个是刘老庄82烈士牺牲地淮阴刘老庄乡,一个是许杏虎烈士家乡丹阳杏虎村,一个是茅山老区腹地句容戴庄村。省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对这三个点特别关照,重点支持。刘老庄乡近5年得到支持资金上亿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上了10多个工业项目,乡财政由45万元发展到1136万元,10个行政村有9个是省重点扶持村,如今村集体经济平均有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00元增加到5230元。戴庄村、杏虎村发展有机农业,越光大米,有机果品,成为市场上抢手货,获得高效益。这两个村都建立了有机农业合作社。各市、县(市、区)老促会也都办了联系点,全省共有372个。这些联系点星罗棋布,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有粮食高产示范点,有设施农业示范点,有现代高效农业示范点,有产业协调发展示范点,有高效畜禽、水产示范点,有农业专业合作社、土地合作社、社区经济合作社、劳务合作社、经济互助合作社,有“企村联建”、“场乡共建”示范点,有基层党建示范点、有文化建设示范点,有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有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等等,亮点纷呈,繁花似锦。这些“领头雁”、“带头羊”,展示出农民集体致富奔小康,走向农业现代化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