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我在加拿大温哥华观看上海东方卫视节目,得知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上海越剧院名誉院长袁雪芬同志因病去世,这一消息令我十分悲痛。袁雪芬是越剧发源地浙江嵊县人,由乡村的笃班走向上海戏剧舞台,又从上海把越剧推广到全国和世界。她不愧是越剧的开拓者、践行者。她曾任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团长、上海越剧院院长。在抗战时期主演过《山河恋》,在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演过祝英台,在越剧《祥林嫂》中扮演祥林嫂,塑造过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她主演的《祥林嫂》成为了新越剧的里程碑。《梁祝》被拍摄为新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彩色戏剧片,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招待了许多外宾,赢得了一致的赞扬,为越剧推向世界获得极高的荣誉。
在领导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和上海越剧院期间,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她冒着美帝侵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的危险,到朝鲜前线慰问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1958年8月23日炮击金门后,她又亲自率领上海越剧院的同志们深入海岛、边防、医院慰问福建前线部队的广大指战员。我当时任福建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受命陪同越剧院的同志们,赴莆田、泉州、石狮和南日岛部队进行慰问演出。她与范瑞娟等同志深入泉州驻军医院慰问伤病员,她在病房里演唱了《祥林嫂》的片断,在石狮亲自带队到最前线的围头炮兵阵地慰问海军、陆军的指战员。在炮兵阵地上她热情洋溢地说:“你们在炮战中,不怕流血牺牲,坚守阵地,英勇顽强地反击蒋军的炮火袭击,保卫了祖国的安宁,保卫了人民幸福生活,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她与其他演员一起为战士洗衣服、缝补衣服。越剧院的同志们很少乘过机帆船,当时机帆船是跨海去南日岛唯一的交通工具。她与范瑞娟、吕瑞英、张雪楼等在战士扶助下上了船。这天风大浪高,船摇晃得相当厉害,有的演员呕吐了,头晕难挨。袁雪芬同样也不适应,但她还是坚持看望剧院的同志们,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她耐心地给大伙儿讲:解放军同志在海岛常年累月坚守岗位,风里来雨里去,他们为人民、为祖国不辞辛劳地站岗放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到达南日岛后,袁雪芬同志带领剧院同志精神抖擞地登岛。南日岛驻军的团长、政委带领战士们敲锣打鼓,“向上海越剧院的同志们学习,向上海越剧院同志们致敬”的口号声,响彻在祖国的海疆。当晚,范瑞娟、吕瑞英等人为驻岛部队演出了《打金枝》、《沉香救母》等剧目,驻岛部队和群众无不欢欣鼓舞。这是南日岛部队和群众第一次看到以袁雪芬同志为院长的上海越剧院艺术家们精彩的表演,演出赢得了全岛军民的赞扬和喝彩。第二天驻岛部队列队欢送她们出岛。战士与演员们手拉手告别,相互恋恋不舍,双方挥手致意。这一场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成为永恒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