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记小舅谢振三烈士
“黄金山坼,沉埋碧血。英勇捐躯,牺牲抗日。十有八年,马收尔骨。人民解放,拥军优烈。锦绣山河,崭新祖国。灵其知之,长乐无极。”这是我的外公谢蝶侬先生年届七十时,于1958年8月1日在我的小舅谢振三烈士遗像前的题词。
外公谢沄,字庆官,号蛰龙、蝶侬。江苏常州武进罗溪人。外公为人正直耿介,思想开明,育有两子两女。长女如珍是我母亲,次女如瑾,长子天祥,次子振三。旧中国内忧外患,外公常向子女讲文天祥《正气歌》、顾炎武“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小舅振三生于1921年,初中毕业后他告别父母,经我父亲介绍在南京一家百货店做学徒。他不甘平庸,学徒期间常秉烛夜读,追求进步。小舅常来我家,喜看我父亲的藏书,尤喜读茅盾、巴金、鲁迅等人的著作。1938年初春,正值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为了抗日救国,他奋袂而起,毅然与好友一同投奔新四军。几年艰苦军旅生涯,他从通信员成长为足智多谋的参谋,磨炼了革命意志,增强了将日寇赶出中国的决心。他怕连累家人、亲属,故只说在镇江读书,曾多次便装潜回南京。有一天时值寒冬,我父见他身穿赭色夹袄,虽然他说不冷,我母亲还是将我父一件藏青棉衣让他换上御寒。1941年后,我们再无小舅的任何消息,外公、外婆和我父母及大舅一直深受小舅杳无音讯的煎熬。
外公多方打听,部队有关领导也在寻找谢振三烈士的亲属,屡经周折,终于在1959年1月30日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第01440号),纪念证由毛泽东主席签署。后来我们听部队领导谈到,小舅参加了驻扎茅山的罗忠毅司令、廖海涛政委的部队。我查阅了新四军有关史料及《罗忠毅传》。由于茅山是苏南抗日根据地,地处宁、沪、杭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寇视新四军为心腹大患。1941年11月28日凌晨,日伪出动3800余人,并有炮兵、骑兵、装甲车兵分三路合围位于溧水、溧阳交界的黄金山(茅山支脉)下塘马村新四军旅部。为掩护党政机关人员和旅部转移,在敌众我寡形势下,智勇双全的罗、廖将军率部迅速占据有利地形沉着应战,并身先士卒奋勇阻击十倍于己的敌人。他们血战数日,击退敌伪十余次进攻,击毙日伪军700余人。战士们子弹渐渐打光了。罗司令说:“我们要用刺刀、枪托狠揍敌人!”终因寡不敌众,除一部分突出重围外,罗忠毅、廖海涛及270余名指战员全部壮烈牺牲。小舅振三也在这次战役中血染沙场。
对小舅英年早逝我母亲痛惜万分,提到小舅眼圈就湿润。岁月沧桑,小舅牺牲已78周年,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浩气长存,与千千万万英烈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