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期●青少年绿洲●

少年英烈吴红宝

作者:曹晋杰



  吴红宝,原名潘红宝(生父姓潘,后过继给吴家),1924年6月4日出生于盐城大丰小海镇。父亲早逝,母亲因生活无着落,被迫将女儿寄养在亲戚家,带着年幼的红宝到地主家当佣人。

吴红宝6岁时,好心的亲戚资助他上了小学。他从小就目睹地主对长工、佣人的欺压,深感世道不公平,逐渐形成了他爱打抱不平的倔强性格。每当他看到富家子弟欺侮穷人家孩子时,他总要站出来,帮助穷孩子,受到周围群众的称赞。

吴红宝14岁辍学后,母亲把他送到外地一家毛巾厂当学徒。学徒工不但没有工钱,还受老板虐待。不久,他便愤然离开了毛巾厂。外地一个土豪以抽壮丁为由,把他卖给国民党军当了勤务兵,他忍受不了当官的欺凌,又开小差回到了家乡。

1940年秋天,共产党、新四军来到了他的家乡小海。他看到新四军纪律严明,爱护老百姓,打鬼子,打土匪,就一心想当新四军战士。他跑去找驻小海部队领导要求参军,部队领导了解到吴红宝的母亲体弱多病,只有他一个儿子,便动员他回家去搞地方工作,为抗日出力。

1941年8月24日上午,驻东台城的日军乘汽艇到小海一带“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下午回城时,汽艇上装满了抢来的东西。日军的汽艇刚开走,吴红宝来到河边看动静,忽然发现一只黑亮亮的东西,他知道这是日军遗忘在这里的武器。于是,他连忙跳下河坎,扛起那件东西,送到了新四军某部五连侦察班。部队的同志一见是个掷弹筒,当场表扬了吴红宝,鼓励他继续为抗日立功。

日军的汽艇开出不久,发现少了一个掷弹筒,忙又回来找,把小海街上的男女老少,统统赶到西寺庙,四周架起机枪,逼群众交出掷弹筒。一个汉奸说出掷弹筒是被吴红宝交给新四军了,日军便将吴红宝的母亲抓来,严刑拷打,要她说出儿子的下落,她始终未吐真情。第二天,由于汉奸告密,吴红宝在南团的一个亲戚家里被抓住了。

日军见吴红宝是一个毛头小子,以为好对付,便告诉他,只要他带路,取回掷弹筒,就放他回去。吴红宝怒目而视,一言未答。凶恶的敌人露出了原形,持枪举刀威胁吴红宝。这时,吴红宝急中生智,装着同意去的样子,带着一伙日军去野外兜圈子。当吴红宝走到一个偏僻的地方,趁敌不注意,突然跳到河里潜水逃走。他潜了一段水,头刚露出水面呼吸时,被日寇开枪打中,又被抓了回来。日寇把吴红宝绑在肖连家杨树上进行毒打,可他只字不吐。日军便发了兽性,用钢丝穿着吴红宝的锁骨,吊在船的后头返回东台。他们在离开小海时,还放火烧了吴红宝及其堂兄家的房子。吴红宝被日军押到东台后,关在水牢里7天7夜,经多次审问,仍无结果。日寇于9月2日在东台二女桥将年仅17岁的吴红宝杀害。

小海镇解放后,当地政府将吴红宝生前居住的染坊巷,改名红宝巷,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