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期●读者·作者·编者●

《大江南北》认稿不认人

作者:苏栋梁

儿子来探望我,看见桌子上的《大江南北》,拿起来翻阅。他看了几篇文章就被吸引住了,说:“目前,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宗旨的刊物很少,但《大江南北》做到了,她是一本充满正气的杂志。”我连连点头说:“内容丰富教育深,催人奋进启发大。”儿子话锋一转:“你有没有向它投稿呀?”我赶紧说:“人家是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这么高档的杂志,只有小学文化的我,能行吗?”“《中国老年报》是国家级报刊,你的文章不也刊登了吗?!有适当的题材不妨试试给《大江南北》投投稿,即使不录用也可以练练笔嘛。”儿子走后,我想想也是,写文章主要是锻炼脑子,提高写作水平,不能把录用与否看得太重,今后如有适合杂志需要的内容,可以投投稿。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前几天《老年周报》上曾看到过湖南娄底冷水江市即将“退居二线”的人事局局长曹长青,将自己大学尚未毕业的儿子通过“组织关系”安排进市财政局工作……“开后门”一下子变成“走前门”,顿时有了灵感。于是,我立即以此为题,一气呵成,写了一篇感想,将文稿寄往《大江南北》“随感录”栏目。
  3月中旬,邮递员送来一本《大江南北》杂志,我想,刊物我没有订,是不是文章被录用寄来的样刊。我放下手中的活急忙拆开一看,拙文经编辑老师帮助修改后刊登在第三期杂志上,当时真可以用心花怒放来形容自己的心情。我的一位老同事来串门,“你埋头阅读文章是不是你的稿子发表了?”我还没回答,他把刊物抢过去,看见拙文,再看封面,说道:“你的文章登上《大江南北》啦。祝贺你!”我说:“我是瞎猫捕着死老鼠——碰得巧。”他半开玩笑地说:“你肯定有关系,认识编辑是吗?”我正经地说:“我没有任何关系,《大江南北》认稿不认人。今后我还要不断努力,学到老,写到老。”我的话刚讲完,老同事拿了杂志就走,“让我先睹为快啊”。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心里乐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