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期●学习与思考●

老英雄张富清的恒守初心之道

作者:刘芳


今年9 月17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8位同志国家勋章,老英雄张富清就是其中一位。9 月29 日上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主席为坐在轮椅上的张富清佩戴上金灿灿的国家勋章,并与他合影。这一场面令人感动。

每每学习老英雄的先进事迹,都使心灵受到洗涤,灵魂受到拷问,精神倍受激励。张富清之所以能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战争胜利后到艰苦地区工作,永葆本色,奉献一生,始终不忘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就是源自于其精神世界中的“三无”(无畏、无私、无我)。

一是无畏。无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也是革命军人的崇高品质。张富清入伍后出生入死,无所畏惧,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表现出人民子弟兵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战场上,他冲锋在前、九死一生,践行着火线入党时的誓言——“我一直按我入党宣誓的去做,满脑子都是要消灭敌人,要完成任务,所以也就不怕死了。”问及为什么要当突击队员?他淡淡一笑:“我入党时宣过誓,为党为人民我可以牺牲一切。”“ 命还在,就要继续冲

锋!”建设时期,他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面对记者“您大半辈子扎根在偏远山区,觉得苦吗”的追问,老英雄的回答是:“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党员不来,哪个来啊? 在战场上我连死都没有怕,我还能叫苦磨怕了?”张富清的精神坐标始终非常明确,那就是在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时候,必须有这种大无畏的精神。

二是无私。共产党人心底无私,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在入党71年的岁月里,张富清始终殚思竭虑,一心为民,从不向组织提要求,从不为自己谋私利。这种初心不变、本色不改的坚守,源自于老人的心底无私。也正因其无私,才能始终初心如磐,不辱使命。离休后他住的是老旧的筒子楼,墙体和屋顶都起了皮……他坦然地说,和贫困群众比,我有固定待遇,过得很好了。去年11月,他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进口的材料得好几万元,他是离休干部可以全额报销。但得知同病房的农民用国产的只需3000多元,他坚决要求改用国产的。对于儿女的工作和生活,有人劝他“灵活点儿”,他正色道:“我是国家干部,我要把我的位置摆正。如果我给我的家属行方便,这不就是以权谋私吗?这是对党不廉洁,对人民不廉洁,我坚决不能做!”分管机关事务,他没有给家庭改善过住房条件;分管财贸工作,他没有为孩子多搞一点营养伙食……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揭示和展现的就是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这种“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价值观。

三是无我。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人格的鲜明价值取向,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思想境界。心中有国家,心中有人民,自然就不会有“小我”的位置。按照张富清的履历和贡献,完全可

以谋得一个令人羡慕的“高位”,但是他却始终没有这样做。他将战功的证书锁进那个锁头早就坏了的皮箱,连同曾经的辉煌也一并封存。他深藏功与名,所求者无过乎为国家和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转业到来凤县时,所有家当就是两人手头的几件行李——当年军校时用过的一只皮箱、一床铺盖,半路上买的一个脸盆,还有那只人民代表团慰问的搪瓷缸。面对记者对当年未回家为母奔丧的采访,他说:“那时国家处于非常时期,人民生活困难,工作忙得实在脱不开身,只能朝着家乡的方向,泪流满面,跪拜母亲……”多年后忆及此事,他在日记中写道:“自古忠孝难两全,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怎能因为家事离开不能脱身的工作?”可见,勇于忘我、甘于奉献不是空洞无物的口号,也不是冷若冰霜的文字,而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选择与坚守,是为了心中的信念无我地付出。

综上可见,只有无畏、无私、无我,才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惟其如此,也才能自觉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境界,也是张富清恒守初心的精神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