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期●青少年绿洲●

井冈山上杜鹃红

作者:曹乾石

读了课本上《朱德的扁担》,看了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图片,对井冈山充满了深情,充满了向往。直到去年初夏,杜鹃花开满井冈山岗岗岭岭,红遍各个山头的时候,我才实现了多年的愿望,一头扑进了井冈山的怀抱。
  大巴车在公路上疾驰,五月的井冈,树木葱茏,杜鹃啼血,“布谷”声声,呈现在眼前的是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那连绵起伏的五百里井冈山多像一个硕大的摇篮——以五大哨口为支撑点,罗霄山脉就是摇篮的护沿,那平缓的山谷坡地恰似摇篮的床面,五大哨口酷似五尊守护神。
  车盘旋而上,缕缕云烟从深谷绿竹间徐徐升起。惬意间,我们来到了井冈山最有名气的黄洋界哨口。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部,是井冈山通往宁冈的必经之路。站在黄洋界,只见周围壑谷幽深,群峰巍峨直上云霄,半山上云蒸雾绕。这里是井冈山五大哨口中最为险要的一个,当年红军曾经凭借黄洋界天险,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湘赣两省四个团的敌军进犯。毛泽东为此写下了著名诗篇《西江月·井冈山》,盛赞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当年朱老总常常从宁冈挑粮上井冈山。哨口边那两棵挺拔遒劲、浓荫覆盖的大树,便是他歇息的地方。而今大树依然蓬勃葱郁,作为峥嵘岁月的见证,它们一定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官兵一起挑粮上井冈山时,那亲密无间的滔滔话语和爽朗开怀的笑声。
  隆隆炮声虽已远去,但哨口顶端那依稀可辨的累累弹痕和条条战壕,仍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当年战斗的激烈和悲壮;那尊曾经发射过怒火的山炮,仿佛还在冒着缕缕硝烟,诉说着当年浴血激战的壮烈场面。
  接着,我们又来到小井红军医院。当年,因叛徒的出卖,敌人偷袭得逞,一百多名医护人员和红军伤病员从这里被驱赶到旁边的稻田里,面对他们的是冰冷的机枪。在生与死的关头,他们是那样的从容、镇定,那样的坚强。他们的热血已化作漫天的红霞、绚丽的山花。他们身后升起的是一轮火红的朝阳。
  在茨坪走进静静的篱笆院。曲径通幽,草木葱郁,几间简陋的土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红军修械所、公卖处、领导人旧居。我凝视着当年锻打刀枪的原始工具,思索着那漫长而艰苦的革命历程。我轻轻地抚摸着那张简易的木桌,木桌上的旧式油灯似乎昨夜还在燃烧,就着这昏暗的灯光,毛泽东挥笔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
  雕塑园坐落在茨坪北面的向阳山顶上。数以百计的台阶,象征着革命道路的曲折和漫长。山顶平地的苍松翠柏间,矗立着一座座高大而精美的雕像。那不是朱总司令么?那般威严,又那般慈祥;那身披大衣的不是彭老总么?目光深邃,像在思考……

井冈山的一草一木,有着说不尽的深情和追求!井冈山的一山一石,写满了历史的庄严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