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期●青少年绿洲●

父亲对我的言传身教

作者:田智生

我的父亲田国华是河北保定人。他1938年12月参加八路军,亲身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
  父亲当年入伍时只有15岁,没有分到战斗部队,而是分在兵工厂当学兵(学徒工),从此跟随兵工厂转战南北、出生入死。1942年,日寇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秋季大“扫荡”。兵工厂把机器设备分解后,藏在水塘里。工作人员“化整为零”以班为单位“打游击”,与日寇周旋。父亲虽是一名技术工人,但首先是一名八路军战士。在激烈的战斗中,父亲身负重伤,那本红色《革命伤残军人证》记载着负伤经历和伤残等级:“在河北省完县与日寇的战斗中,左腕部枪伤,左臂子弹贯通,二等乙级残废。”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和他的兵工厂驻扎在福建省南安县。不久,他奉命入朝参战,“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
  1958年,父亲随志愿军280部队94分队(即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军械修理厂)从朝鲜平壤市江东郡撤军回国,千里迢迢来到江西南昌。他所在的军械修理厂转为地方国营企业。为纪念中朝人民友谊,经上级机关批准更名为江东机床厂。自此,全厂官兵结束军旅生涯集体转业,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在我读小学时,学会了《游击队之歌》,歌中唱道:“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父亲听了之后对我说:“这首歌充满乐观主义精神,又不乏浪漫的色彩,是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精神食粮。其实,那时候部队需要的大批武器弹药,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靠缴获敌人装备来补充的只是一小部分。”父亲又回忆起抗战时的艰难,他说:“在黄土岭战斗中,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的阿部规秀中将,就是被我们兵工厂制造的炮弹炸死的,我们的兵工厂为一次次战斗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受父亲的影响,我立志像父亲一样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有一天,解放军某部政委来到我家,他是父亲的战友。我坚持要他带我走,父亲和战友异口同声地说我年龄还小,部队需要有文化的年轻人,让我好好读书。可是,等我到了应征入伍的年龄却成了近视眼,但我仍然想参军报效祖国,于是我给父亲的那位战友写信。我想,他是政委,或许可以“特殊照顾”我一下。父亲知道后耐心劝导我:“参军前进行健康体检,是为了保障部队的战斗力。保家卫国不一定非要当兵,其实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为了民富国强这一总体目标。在不同岗位上尽到不同程度的责任和义务,就是为国家作贡献。”父亲的一番话,使我豁然开朗。
  1980年,我进入江东机床厂装配车间干钳工。那是又脏又累的工种,晚上还经常要加班。我想让父亲出面,找有关领导给我换个轻松点的工作岗位。父亲没有去讲情,却拿出几枚军功章和《革命军人伤残证》,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年纪轻轻,吃这点苦算啥?现在是和平年代,不用冒着枪林弹雨去冲锋陷阵,也不用冒着危险谋生存,与我年轻时比,算是生活在福窝里了……”
  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成就自信。在父亲的谆谆教诲和鼓励下,我刻苦钻研技术,很快熟悉了产品生产程序,掌握了机床的装配技能。几年后,厂领导把我安排到产品质量检验员的岗位上,对出厂的产品进行质量把关。在业余时间里,我坚持写作,常有“豆腐块”文章见报。进而,我兼任了企业报的编辑工作。后来,我受聘担任了江西省军工企业文联《江西国防科技工业》杂志编辑,并加入了江西省作家协会。
  蓦然回首,我仿佛忽然明白:艰苦的磨难,其实是一笔财富。因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它一方面教人学会抗争、不懈奋斗,另一方面也教人学会豁达、坦然处之。
  这些年来,父亲对我的言传身教像一盏盏明灯,引导着我不停地跋涉、攀登……感谢父亲,给了我生命中的坚强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