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期●老区采风●

致和村干群齐心奔小康

作者:陈书明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致和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3年10月,薛埠镇党委对致和村“两委”班子及时进行了整顿和调整。经过四年多的努力,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区的富裕村。2017年,该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546万元,利税总额54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89元。至2019年,全村年集体经济纯收入400多万元,集体资产总量达5000多万元,分别比6年前增加4倍多。致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鞠土华荣获“江苏省脱贫攻坚奖·脱贫致富奖”。

抓党建,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

村党总支以思想政治建设为统领,在先后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活动中,组织党员干部到“常州三杰”纪念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中共苏皖区一大会址和华西村等地参观考察,与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结对开展党建共建,在村里开设“致和讲坛”,结合学习党史、国史,弘扬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和当代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全体党员干部增强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使命感、责任感。
  村“两委”班子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上世纪70年代曾隶属国营茅麓茶场的彭城自然村,在全国第一轮农网电力改造时,因受“国营”体制的束缚,全村300多户农户没有得到农网电力改造。由于电力线路老化,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2014年4月,经过多方协调和筹资550万元,对该村的农户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解决了群众20多年的诉求。此后,村里又投资200多万元,对杭山自然村水利溢洪沟渠进行改造;投资80多万元,对杭山、花园坝、杨兴洼3座小型水库进行改造等等。
  通过解难事、办实事,村党组织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赢得了村民的信任,从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村风、民风也随之大变。全村先后搬迁并妥善安置523户村民,为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腾出1.5万亩土地的发展空间,吸引了紫云湖、茅山颐园(江南医院)、雅居乐和东方盐湖城(二期)等旅游项目入驻开发。

促改革,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化解各类矛盾的同时,村“两委”班子成员跑遍村内的角角落落,盘点了全村所有山地资源、固定资产等状况后,决定从改革创新入手,多措并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村里首先将几处闲置办公用房、村办企业等集体资产变现,产生一些直接经济效益。两个林场600多亩茶园对外发包,同时向上争取到一定数额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该村有成片的500多亩青虾养殖田块,且承包即将到期时,村“两委”及时同上级国土资源部门联系,纳入了国家土地复垦项目,当年村集体就从中获利1000多万元。
  2016年6月,村“两委”班子获悉位于薛埠镇工业园区有一家企业被法院判决破产,便积极多方筹资,通过司法拍卖,以2086万元的价格购买到评估价为3259万元的62亩国有工业用地使用权以及建筑面积为22600平方米的工业标准厂房的产权,以此建立了致和工业产业园。他们积极对外招商承租,当年年底厂房租金收入120多万元。2017年全部租出,租金收入200多万元;2018年,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一幢2000平方米的工业标准厂房。2019年,又投入700多万元,新建一幢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一幢职工宿舍楼,使致和工业产业园的总建筑面积达到28000平方米,全年获租金收入300多万元。
  2018年11月,致和村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村民变股民,成立金坛区第一个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将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60%量化给全村2159名股东,每股股值5800元,每年分红。2019年1月,村里第一次分红,每股分到350元。

谋发展,全面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村“两委”班子积极带领和引导村民致富:一是利用出租厂房的机会同承租企业协商,尽量招收本村村民进企业。目前,工业园区6家承租企业,共招收30多名本村村民进厂当工人;二是结合本村山多地多特点,充分挖掘荒山荒地的优势,积极引导村民栽种满堂红和鸡爪槭等中、高档苗木。短短几年,全村共种植中、高档苗木4000余亩,并在武进区夏溪苗木市场确定了9户苗木销售的窗口,使村民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带动了一批贫困户脱贫。2018年,村民苗木收入户均超过1万元,致和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苗木种植村;三是对全村贫困户,采用“帮一把、扶一把、推一把”的方式,实现全面脱贫。彭城自然村的贫困户刘某某,丈夫去世,3个儿子智力残疾,家庭十分困难,村主任鞠土华找到创办金鹿电线电缆厂的亲戚帮忙,将她3个儿子都安排做力所能及的工作,每月都能领到工资。村委会主动与企业对接,实行贫困家庭村民优先在家门口就业,平均月收入在5000元左右。就连上了年纪的老人,只要身体允许,本人愿意干,也都可以在附近几个旅游景区找到相应的工作。
  村“两委”班子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成果惠及广大村民:一是投资1500万元,建立了村党群服务中心;二是每年在交纳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时,由村集体替每位村民交纳350元的保险金;三是对全村400多位60岁以上的村民,由村集体为每位村民交纳50元意外伤害保险;四是对村内80周岁、90周岁以上的120多位村民,每年分别发放800元、1000元的敬老金;五是对考取大专以上学校的学生分别一次性发放2000元以上的奖学金;六是投入100多万元,在村民集中居住地,将污水塘改造成休闲广场。每天早晚,村民健身、运动、跳广场舞都有了好去处。

致和村还与“中盐金坛”、南京大学合作,新近共建了致和文化书院,书院与村史馆互为一体,又相对独立。该书院定位为“思想文化高地、乡村文化名片、国学传播平台、人才培育基地”,三方各司其职,共同探索民间公益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