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期●故事会●

新四军老兵与铁皮箱子的故事

作者:王 高


直到今天,吴晓欣还记得父亲吴文毅生前多次交代:“等我不能动了,你们也要好好保管这个箱子。我百年之后,箱子一定要捐给渡江战役纪念馆。”吴文毅去世后,2020年9月21日,吴晓欣代表全家向纪念馆捐出了这个铁皮箱子。箱子长37厘米,宽26.5厘米,高26.5厘米,正面有一个搭扣,背面和侧面各有一大一小两个弹孔。
  这个箱子为什么有2个弹孔?新四军老兵吴文毅为什么对这个箱子反复交代,又为何指定将箱子捐赠给渡江战役纪念馆?
  1941年2月,在上海当工人的吴文毅,因向往革命,经中共地下党组织介绍加入新四军。有一些机械加工经验的他,被分配到新四军一师枪械修理所工作。当时皖南事变刚刚结束,新四军武器弹药十分匮乏,每支步枪只配几发子弹,手榴弹更是人均分不到一颗。面对这种情况,修理所开始研究武器弹药的生产。1941年10月,吴文毅被任命为手榴弹厂厂长,可手中仅有2颗手榴弹样品。吴文毅从手绘手榴弹图纸开始,很快成立了翻砂车间、零件车间、木工车间、制药和装配车间,3个月就生产出50颗手榴弹。拿到司令部试用,威力很大,铁片被炸得粉碎。此后,批量生产的手榴弹就可以保证部队的基本需求了。而吴文毅手绘的手榴弹图纸,从那时起就放进了这个铁皮箱子。
  1942年,吴文毅又被任命为子弹厂厂长,凭借着手工作业,当年就实现了年产30万发复装式子弹的任务。这个铁皮箱里又放进了复装式子弹图纸。到了1943年,战士们在和日伪进行白刃战时,普遍遇到了刺刀弯曲和折断的现象,给部队造成了一些无谓的牺牲。上级领导指定吴文毅设计一种不会弯曲的刺刀。吴文毅接到任务后,立即想到了在上海江南造船厂当工人时,所用的一种加工机械零件的工具“三角刮刀”,一周后,吴文毅生产了十多把三角刺刀给战士们试用获得成功!于是,上级又任命吴文毅为刺刀厂厂长,当年就生产出了5000把三角刺刀,满足了所在部队的作战需要。
  从1941年参加新四军起,吴文毅设计、改造了20多种武器弹药,这些武器弹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念念不忘的铁皮箱子里保存着这些珍贵的武器图纸资料。
  1942年担任子弹厂厂长的吴文毅,为了扩大生产子弹所需的火药产量,进行了新的尝试。子弹所需的黄色火药,当时新四军无条件生产,只能用黑色火药来代替。一次加工火药时突然爆炸起火,吴文毅满脸被烧得乌黑,全身一半以上被烧成重伤。他用生命确保弹药的产量和质量。
  1949年4月迎来了伟大的渡江战役。21日夜,即将调任无锡市军管会工作的吴文毅,带着这个铁皮箱子,从江苏靖江登船渡江。突然,他感觉铁皮箱子猛然震动几下,以为自己中弹了,用手前后摸了一遍,没有血迹,再摸摸铁皮箱子,才摸到2个子弹孔,估计是重机枪子弹打的,这个铁皮箱救了他的命。对于这个“中弹”的铁皮箱,吴文毅此后就更加珍惜。
  新中国成立后,吴文毅无论是在无锡开办农具厂,还是参与创建江苏、安徽两省的小三线军工厂,乃至担任江苏省电子工业局副局长,这个箱子都一直陪伴着他。

如今,这个在渡江战役中“中弹”的铁皮箱,陈列在渡江战役纪念馆的展厅里,向游客述说着新四军老兵吴文毅的故事,述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