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期●随感录●

“修身”从“知耻”开始

作者:张颖辉

中国文化在个人品行德性方面,历来讲“修身”,认为如果“身”不“修”,便不足堪当治国平天下大任。《大学》里说:“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传统士人的人生理想,而起点就是“修身”。
  何谓“修身”?《礼记》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矣。”意思是“修身”包括三方面:一是要储备知识,二是要善于实践,三是要懂得羞耻。知识准备在古代叫“格物致知”,但忌“知”而不行、光说不练,所以要强调“力行”。这两项都是“修身”的前提。
  “知耻近乎勇”更为重要。“耻”字过去写作“恥”,表示这是由“心”和“耳”表现的一种现象。“知耻”就是有羞耻感,知道不好意思。孟子把“羞恶之心”视为人的“四端”之一,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羞恶之心”,就不能称为人。孔子说“行己有耻”,就是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孟子还反对“声闻过情”,认为一个人受到的赞誉如果超过实情,有道德的人也应该以此为耻。
  很多中国古代思想家都把“知耻”置于人格修养的重要位置,认为“修身”要从“知耻”开始。明末的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并把“耻”和“廉”结合起来,提出廉耻是“立人之大节”,“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他还说:“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因为古代士大夫有官位又有知识,代表着国家的形象。
  当今社会,价值失落和价值紊乱是一大问题,但社会价值不能凭空建构。与本国文化传统分离的价值,难以为社会认同。几千年以来,中国社会共同接受的价值是“礼义廉耻”:“礼”是文明秩序,“义”是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廉”是勤俭廉洁,“耻”是约己知耻、不乱其所为。这在今天是完全适用的。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