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期●老区采风●
一声“姆妈”道出浓浓“母子”情
——陈建飞悉心照料孤老20年如一日
作者:姜斌
今年7月底,强台风“烟花”肆虐东海、黄海沿岸,江苏省启东市汇龙镇亚光村56岁的共产党员陈建飞,照例天天守候在86岁的“母亲”孙汉兰身边。
陌生人并不知道,这对亲切的“母子”原本无亲无故,只因一次偶然的交往,开始了陈建飞20年如一日,悉心服侍照料这位孤寡老人的故事,进而演绎了一场感人至深的超越血缘关系的“母子”亲情。2020年初,陈建飞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
我就是您的“儿子”
2000年初,35岁的陈建飞带着曾在部队荣立一次三等功、五次潜艇“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士兵”的荣光,从浙江海军某部转业回乡,被安置在启东市直升机场当炊事员。
当年春天,单位组织职工与周边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考虑到陈建飞工作的特殊性,起初单位并未将他列入活动名单。但陈建飞知道后,坚决要求参加,理由很简单:“我是共产党员,又是转业军人,学雷锋、做好事,我最有资格参加。”就此,他和两个同事与机场围墙南侧的亚光村贫困患病老人杨岐昌、孙汉兰夫妇结成了帮扶对子。一来二往,性情温和又做事实在的陈建飞,在为老人做家务、干农活、请医生、购药品过程中,与老两口结成了“忘年交”。
当年,杨岐昌患重病卧床不起,孙汉兰患严重心脏病丧失劳动能力。老两口终身未育,虽领养了一个女儿,但远嫁他乡少有来往。3位好心人的出现,让贫病交加的老两口顿觉人间温暖。一年多后,杨岐昌重病去世,离世前,老人多次喃喃自语:“我走了,老太婆可要惨煞了。”听闻此言,陈建飞分外难受,不禁暗暗发誓:“定要尽全力让大娘过上幸福晚年。”
正所谓好事多磨。没过多久,就在陈建飞他们悉心照料孙汉兰时,直升机场因种种原因撤并,全体职工除一人外将全部分流。明知留守人员将不再保留国企职工身份,但认定了要为老人做一辈子好事的陈建飞,义无反顾地作出了“留下来”的决定。当孙汉兰得知陈建飞为了她而选择留守机场后,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他的帮扶,甚至拒绝他进家门,但最终没能拗得过陈建飞的执着。“从今后,您就把我当成‘儿子’,我天天来伺候您,直到送终!”当着众多乡亲的面,陈建飞的表态掷地有声,并将对老人的称谓由“大妈”改口为“姆妈”。很快,孙汉兰捡了个“儿子”的消息不胫而走。
他给了老人第二次生命
直升机场关闭了,独自留守的他不再为别人烧菜做饭,而当起了“母亲”的专职厨师。为解老人孤单,他更是一日三餐与之同桌就餐。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陈建飞却一次次在病床前为“母亲”尽孝心。2006年,孙汉兰心脏病再次发作生命垂危,陈建飞第一时间将老人送进市人民医院住了整整14天。其间,陈建飞在东宅好心人张如玉的帮助下,除了送医服侍、守夜陪护、端屎倒尿,更要顿顿送饭,餐餐喂食。许多人夸陈建飞说,是你给了老人第二次生命。
2015年,老人心脏再次犯病,连续输液一周,陈建飞天天忙到后半夜。2018年以来,老人白内障病情不断加重,陈建飞获知市区同德眼科医院能实施此项康复手术,就连忙领着“母亲”入院治疗,仅仅过了一天,原本老眼昏花的孙汉兰就恢复了左眼视力。半月后,陈建飞领老人又成功实施了右眼手术。出院后,老人每每遇到“看得清”的熟人,就会一个劲地诉说:“好得建飞,我两只眼睛又‘旺亮’了。”
这些年里,老人有个头疼脑热,都是陈建飞上下奔忙,他的那辆电动自行车,成了带着老人求医问药的专车。他不但为老人常备了预防心脏病、脑梗等多种药物,还通过为老人按摩、捶背、泡脚,为她烹饪可口饭菜、陪她散步聊天,让她缓解病痛、愉悦心情,让老人过上了越来越舒心的生活。
点滴汇成大爱暖流
陈建飞倾力关爱老人,看似平平淡淡,实则多有难处。其中的最大困难,就是“娘俩”一日三餐、水费电费如何开销?老人报销合作医疗后的药费差价、交通费用用啥弥补?陈建飞月工资只有2000元,孙汉兰的基础养老金每月仅有160元。面对这道绕不过去的“坎”,陈建飞仍然坚守着“为老人做一辈子好事”的初心,纵然去年机场彻底关闭、没了工资,也在所不辞,他想出了种种增收办法,以维持“家”的开销。
老人房前屋后有三分多空地,自当陈建飞服侍老人后,他起早贪黑精耕细作,一年四季种植了形形色色的时鲜蔬菜,既满足了“娘俩”日常吃菜,还时不时将富余的蔬菜送给周边乡亲;老人喜食鸡蛋,陈建飞就利用屋后鸡舍饲养了12只母鸡,确保一年到头吃蛋无忧;2008年起,他又利用老人宅东侧一块闲置空地,盖起一排羊舍,年年精心饲养8至10只山羊,年底卖羊收入的钱,正好用在了老人身上。
声声“姆妈”,诺言无悔。为善待与服侍孙汉兰这位特殊的“母亲”,陈建飞的所作所为又岂是每个亲生儿女所能做到?2017年,政府为孙汉兰翻建了3间旧房,陈建飞帮助清理、搬运杂物,忙碌整整1个月,瘦了五六斤;今年台风“烟花”肆虐期间,他全程陪护“母亲”,只为安抚老人不受风雨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