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张老照片,拍摄于1939年山西灵丘神堂堡,是八路军120师359旅的三位指挥员的合影,分别是717团政委晏福生、717团参谋长左齐、719团1营教导员彭青云。他们都在战争中失去了右臂,成为359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被王震旅长亲切地称为“咱们的一把手”。
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军衔时,他们三个又聚到了一起,晏福生授中将,左齐、彭青云授少将,再加上另外七个失去一条胳膊的将军:贺炳炎上将、彭绍辉上将,余秋里中将,陈波、童炎生、苏鲁、廖政国少将,一共是十个独臂将军。毛泽东看到他们感慨万千:“中国从古到今,有几个独臂将军呢?旧时代是没有的,只有我们的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
我军还有两个著名的独腿将军。一个是钟赤兵将军,在二渡赤水攻占娄山关的战役中失去右腿,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用一条腿走完了长征路,后来被授予中将军衔。另一个是谢良将军,他的腿是在腊子口战斗中失去的,后来又历经磨难,矢志不渝,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他还是我军第一位将军作家。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即使一些身体健全者也未必能坚持下来。而这些身有残疾的革命军人却能坚持到底,他们靠什么呢?就是靠着钢铁般的意志,靠着伟大的理想信仰,才支持着他们在激烈的战场上奋勇杀敌,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不屈不挠,最终走向胜利的彼岸,迎来黎明的曙光。
意志有强弱之分:意志顽强者,胆识非凡,无所畏惧,不服输,不松懈,就像关汉卿《铜豌豆》里所言,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意志薄弱者,一碰强敌就害怕、畏缩,一遇困难就“躺平”“佛系”,如同《西游记》里意志动摇的猪八戒,动不动就要撂挑子、分家产、散伙回高老庄。这种人在战争环境里肯定是逃兵,在和平环境里也会一事无成。
人与人相比,强者与弱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领先者与落后者之间,最大的差异不在于智力和体力,而主要在于意志的力量,即所向无敌的决心,坚持到底的韧劲,百折不挠的坚定性,愈挫愈勇的倔劲。具备了这几样基本素质,就没有攻不下的堡垒和拿不下的阵地,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和打不败的妖魔鬼怪。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那些身残志坚的独臂将军、独腿将军们赴汤蹈火,不避斧钺,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虽然没有了娄山关的弹雨如飞,没有了腊子口的刀枪林立,但同样需要有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不怕牺牲的高尚品格、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如果能具备这些意志品质,我们就能创造一切人间奇迹,实现伟大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