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期●特 稿●

在冬奥现场感受“不一样”的冰雪盛会

北京冬奥会呈现绿色、科技、文化三大特点

作者:本刊特约记者 谷苗


春来到,万物苏。2022年2月4日,灿烂的奥林匹克之火再次点亮“鸟巢”国家体育场,照亮古老民族的冰雪梦想。从赫拉神庙到万里长城,奥林匹克与悠久辉煌的东方文明再度携手,共同奏响和平、友谊、进步的乐章。
  16天的时间里,来自91个国家(地区)代表团的冰雪健儿齐聚五环旗下,以“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为指引,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追逐奥林匹克的荣光,激励全世界的人们一起向未来。中国冰雪健儿取得9金、4银、2铜的优异成绩,创下参加冬奥会以来的最佳成绩。
  作为东道主,正式成为全球首座“双奥”之城的北京,已交出冬奥会筹办的优异答卷。在保障赛事安全举办的前提下,北京冬奥会围绕“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着力呈现“绿色、科技、文化”三大特点。在全球冰雪健儿为国家荣耀和个人梦想奋力拼搏的同时,新时代中国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也在一幅幅美丽生动的冰雪画卷中呈现给世界。
  “冬奥各项筹办工作均非常出色,从运动员们的高度赞扬就可见一斑。大家对场馆的称赞,不仅是从体育层面,还包括建筑设计;对可持续的称赞,不仅因为北京的‘双奥’场馆,还因为这次全部使用绿电。”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认为,在当前新冠疫情仍在世界蔓延的情况下,北京冬奥会最终如期举办,再次彰显了中国的决心、高效与活力。“2008年奥运会的筹办过程中,你们或许有时候会感到紧张和不确定。而现在,中国实现了巨大发展变化,在科技、文化、商业、政治、体育等各方面,都在世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绿色奥运——谷爱凌夺金地,正是“绿色奥运”生动样本
  驭雪疾行,乘风一跃,身穿精心设计的金龙雪服,谷爱凌以最完美的方式开启中国雪上运动的新篇。凭借超越自我极限的第三跳,“青蛙公主”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强势逆袭,为中国冬奥代表团赢得史上首枚女子雪上项目金牌。与这枚金牌一同载入史册的,还有见证冠军诞生的首钢大跳台。因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为本届冬奥会新设项目,这座由老旧钢铁工业厂房改造而来的场馆,成为冬奥历史上首座举办该项目赛事的场地。
  高耸的巨型冷却塔、曾创下不凡业绩的炼钢设施、贯穿整片场馆的铁桥……首钢大跳台别具一格的工业元素,吸引了众多选手和国外记者的目光。从2008年北京夏奥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历经百年历史的钢铁企业老厂房,嬗变为北京时尚潮流的新地标。曾经的炼铁原料区,如今已是北京冬奥组委驻地;彼时的精煤车间,已转化为国家冰雪运动队训练场地……经历了停产转型的钢铁工业基地,因北京冬奥会重新焕发勃勃生机。首钢的厚重与冬奥的活力相得益彰,成为“绿色办奥”理念的鲜活案例,亦是奥林匹克运动推动一座城市变化与进步的绝佳范本。
  “‘绿色办奥’的理念,贯穿于整个筹办全过程。北京冬奥会是第一届申办、筹办、举办全过程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奥运会。首钢大跳台利用原有的工业建筑进行改造而成,这是城市工业文化遗产和奥运文化的完美结合。首钢大跳台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案例。”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说。
  为践行“绿色办奥”理念,《低碳管理》和《生态保护》则是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两大关键词。“北京冬奥会全程践行低碳管理和生态保护,按照我们的承诺,碳排放全部中和,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办公、低碳交通。”如李森所言,从开幕式上的“微光”主火炬,到高达80%的清洁能源车辆占比,北京冬奥会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传递和践行低碳理念。“在北京赛区的竞赛和非竞赛场馆中,有11个是2008年奥运会遗产。如2008年奥运会的‘水立方’,通过水冰转换的新技术成为‘冰立方’,实现了夏奥场馆到冬奥场馆的转变,降低了新建场馆的碳排放。”
  得益于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本届冬奥会所有场馆均百分百使用绿电,在奥运历史上尚属首次。作为世界上首个输送大规模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等多种能源的四端柔性直流电网,其意义正如那句诗意的口号——“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根据测算,从2019年6月第一笔绿电交易开始,到2022年冬残奥会结束,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场馆绿电,预计将减少燃烧12.8万吨的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32万吨。一条“绿电高速路”,把绿色电力输送到冬奥会三大赛区的全部场馆。
  “绿色奥运”的另一硕果,在于生态环境的建设。经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崇礼区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筹备之初的52.38%,增长至如今突破70%,核心赛区更是达到了逾80%。在张家口赛区,云顶场馆群、古杨树场馆群建成了11个露天蓄水池和地下雪融水收集池等,总蓄水量达到了53万立方米;延庆赛区内共建成5个就地保护区、2个近地保护区,在大量树木得以原地保护的基础上,移植灌草、乔木逾万株。生态优先的筹办过程,呵护了赛区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京津冀带来了更多蓝天。据统计,2021年北京市的一级优天数为114天,较2013年增加73天,PM2.5浓度则下降了63.1%。
  “北京冬奥会是‘绿色奥运’的重大里程碑,低碳、环保在这里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发展。”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称赞说,“全世界都在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低碳环保对于奥林匹克的未来非常重要。我希望中国冬奥会可以发挥自己的领先作用,让冬奥会在中国成为‘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智慧奥运——“冰丝带”有最快的冰,还有智能“超级大脑”
  科技引领未来。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口号的北京冬奥会,既是前沿科技研发的契机,亦是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的展示平台和运用场景。自2015年北京成功获得冬奥会举办权以来,《科技冬奥(2022)行动计划》全面展开。智能测温机器人、制冰造雪设备、送餐机器人等“黑科技”接连亮相,科技全方位融入场馆建设、赛事运行指挥、服务保障等各环节,为冬奥会各项工作赋能添彩,尽显“科技范儿”。
  冬奥会是一场比拼冰雪运动的盛会,场地是举办冬奥会的第一道门槛。直到上世纪80年代之前,冬奥会还一直处于“靠天吃饭”的阶段。直到5年前,国内的制冰造雪技术还落后于世界水平。如今,中国科研团队从突破技术封锁到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再到创新出“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备冰雪技术,冰雪设备不仅实现了量产,还把原本制雪的用电量减少了三分之一,可以说已经实现了“冰雪自由”。
  作为本届冬奥会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国家速滑馆在建设之初就将打造“最快的冰”定为目标。比赛期间,这里诞生了一项世界纪录,有13人次创造了10项新的奥运会纪录。“冰丝带”何以成为“最快的冰”?科技正是重要助力。“在两三厘米厚的冰面下,有着十余层不同结构。防潮层、防冻层、渗透层……其中一层,是密布的制冰管,管内流动着液态二氧化碳。它们是这块冰面下隐藏的‘核心科技’。”据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介绍,参赛选手的成绩与冰面的硬度密切相关,“冰软会滑得慢一点,冰硬会滑得快,更重要的是冰面硬度的均匀度,有些地方硬、有些地方软,就会影响滑冰的速度。”冰的硬度,与温度相关,冰面不同区域温差越小,冰面的平整度和硬度越均匀,滑行速度就能越快,有利于运动员创造好成绩。“经过研究与设计团队的努力,‘冰丝带’这块通过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制造的冰面,温差最终控制在0.5℃,低于奥组委提出的1.5℃标准,硬度均匀。”武晓南说。
  在为选手提供“加速度”的同时,国家速滑馆亦是场馆“智慧化”探索的鲜活例证。在“超级大脑”等技术加持下,“冰丝带”成为一座“有感觉、会呼吸、有记忆、会思考”的智慧化场馆。
  “有感觉”,即在场馆内外布设物联网传感器,实时捕捉室内外温度、湿度、空气质量、光照度等数据;“会呼吸”,指场馆可根据空气质量主动吸入空气开启室内新风系统,根据室外光线强弱自动升降电动遮阳帘或启闭大厅灯光;“有记忆”,即记录场馆各运行指标,经数据分析,主动提出合理参数,在保障人员健康、舒适的前提下降低能耗;而“会思考”,则是根据不同比赛场景、竞赛需求、观众数量、防疫形势,自动控制座椅送风系统、制冰温度、场地除湿系统、屋顶电动窗系统、防疫消杀系统,服务于观众舒适观赛。
  “从底层数据库到所有数据接口,场馆实现全部数据自主上传,可在局域网内独立进行海量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高速计算,以保证数据安全。”据北京建院副总工程师刘洁介绍,这套“超级大脑”技术的核心,是一颗全部基于国产技术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用北京国家速滑馆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久林的话说,智慧场馆建成后,“冰丝带”就成了一部易于操控、可以不断升级更新的“智能手机”。
  除场馆外,冬奥会媒体中心的智慧餐厅,无疑是最当红的“黑科技”场景。在这里,从点餐、下单,到烹饪、出品,全部由自动化设备和机器人完成。120台制餐机器人,既当大厨又当服务员,24小时不间断运行,可同时为数千人提供服务,不仅工作效率惊人,还在疫情期间百分之百做到了“无接触”。
  前来就餐的记者,只需坐在餐桌旁扫码点单,即可静候制餐机器人烹饪美食。美食出炉后,送餐机器人依据位置智能识别定位,通过排布在餐厅顶部的云轨,将美食送到用餐者手中。看到美食从云轨“从天而降”,不少中外记者连连惊叹,甚至忘了享用美食而忙着拍照“打卡”。这极具未来感的体验,也成为一扇小小的窗口,从一个侧面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技创新。
  文化奥运——从开幕式到“冰墩墩”,皆为中国文化完美表达
  一“墩”难求。作为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熊猫“冰墩墩”成为风靡全球的“顶流”。
  “冰墩墩的火爆,是人们对成功举办冬奥会、对‘双奥之城’的欢庆和支持。”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认为,“人们愿意把文创产品带回家,这是传播文化很好的手段。”北京冬奥会是全球冰雪健儿的竞技舞台,更是展示中国文化的绝佳平台。
  奥运会吉祥物的设计,旨在将文化与奥运相结合,表达奥运会主题,展现举办地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历史人文特色。“冰墩墩”以备受世界各地人民喜爱的中国“国宝”动物——熊猫作为原型,具有足够的辨识度与亲和力。这只憨态可掬、动感十足的熊猫宝宝,穿着以“冰丝带”为灵感设计的晶莹“冰衣”,既诙谐可爱,也充满科技感,凸显冰雪运动的特征和“一起向未来”的理念。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需要与时代共振的表达方式。当“冰墩墩”风潮席卷海内外,其实也潜移默化地完成了一次中国文化的输出。
  除吉祥物之外,从会徽、场馆到奥运村,中国文化渗透进本届冬奥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冬奥会会徽“冬梦”灵感取自汉字“冬”,以中国书法为形式载体,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融入现代艺术风格;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则将汉字“飞”化作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形象。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言,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美好愿景已浓缩于会徽之中。
  中国文化的迷人之处在于其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同样是将中国元素寓于建筑设计之中,北京冬奥会不同场馆所展现出的魅力也截然不同——坐落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以敦煌壁画形象“飞天”为设计原型,因而被称作“雪飞天”;创意来自“龙”这一中华文化图腾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设计有16个角度、坡度各异的弯道,由天空向下俯瞰,犹如蜿蜒的巨龙盘旋于山脊,故而得雅号“雪飞龙”;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毗邻小海陀山,在“王次仲落羽化山”的传说中,海陀山为大鹏鸟落下的羽毛变化而成,该场馆因而被形象地称作“雪飞燕”;而在国家速滑馆的外墙上,22道由玻璃制作的装饰条寓意为“北京2022”,如同为场馆披上了一件晶莹剔透的冰雪外衣,被赞为“冰丝带”,将奥运文化与“谁持彩练当空舞”的中华之美融为一体。
  与比赛场馆类似,北京冬奥会奥运村的设计也处处透露出中国建筑文化千百年来的深厚积淀,其中北京冬奥村理念取自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式,将20栋住宅合围成六个院落;张家口冬奥村主打的同样是“院子”概念,31幢建筑构成了9个院子与一幢独体楼;延庆冬奥村则以分散、半开放的院落布局,折射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特点和聚落形态。冬奥会的前半程正值中国传统农历新年,主媒体中心内也布置了满是年味的红灯笼、红大门等元素。
  当然,若论文化与奥运的结合,开幕式无疑是最受瞩目的焦点。作为首位“双奥”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开幕式上将中国文化的空灵、浪漫与唯美彰显到极致。“开幕式当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是完美巧合,寓意万物生长、新的开始。”谈及创意来源,张艺谋说,二十四节气凝聚着中国人观察自然的古老智慧,展现四季更替中的如画江山,饱含冬去春来、欣欣向荣的诗意气韵,蕴含中国人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宇宙观。从2008年的恢宏到2022年的唯美,14年间,张艺谋的最大感受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不再只专注于展示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而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与世界各国“一起向未来”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