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高考时节,邻居中有考生的家长总爱来问我:“你当年高考紧张吗?”
我参加高考是1981年。那时,高考才恢复第五年,一年只招20来万大学生,考不上正常,考上了是幸运。当时我就读的学校是全县的重点中学,共有6个毕业班,文科班只有一个。
高考前有一个预考,一半的同学被淘汰,但能拿到高中毕业证书。那时农村的高中生,是“知识分子”了。他们后来大多成了干部或老板,个别还当上了县处级领导或成了千万富翁。
那时,高考是7月,烈日炎炎,别说空调,连电风扇都没有。考前也没什么心理培训。老师说:“100个高中生中录取几个大学生,考不上是正常的。你们就当是平时测验,别想那么多。”
我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对我的高考既不懂,也没有时间来过问,更无心理安慰。
老师对考生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比如伙食,学校把伙食标准提高了,也没有叫我们多交钱。老师说:“这钱是学校农场的积累,你们大胆地吃。平时一周吃一次肉,现在每天吃一次肉。”
我浑浑噩噩地进了考场,居然在考语文时睡着了。那时没有手表,不知道时间。监考老师以为我在埋头思考,也没喊我。醒来时,我已经没有时间写作文了,总分就活活地少了40分。
嘿嘿,还别说,就这样,我还是上了大专录取分数线。
我们班上成绩最好的是位女生。她父亲是局长,母亲是县医院的医生,两人一起请假陪她高考,在那个年代真是百里挑一了。她预考成绩总分高出我20分,但是一上高考考场,紧张得虚汗直冒,高考成绩反而比我少了50分,只好去了中专。她想不通,怎么会考成这样?其实都是她父母给她的压力太大造成的。我们这些农村孩子,别说父母没有时间,就是有时间也不会来管我们高考。我爸说:“考上了是你的福气,考不上是你的运气。家里土地活儿多,缺劳力呢!你回来了正好!”
大学录取线出来后,班主任老师跟我说:“马卫,你还是考得不错。”我说,我本来就没想到会考上,就和平常一样做试卷,还睡了一觉,连作文也没写完。班主任瞠目结舌。工作以后,我去考研究生,因为忙没有复习,但专业课平均还是考了80分,只是外语差了3分,没有被录取。加上我的老师们都反对我读研,他们说,你就是当作家的料,穷折腾啥!我后来就没有再去考了。不过现在,我真成了作家,很多习作见于 《小小说选刊》 《杂文选刊》 《青年文摘》,还有高考题、中考题都用过我的文章。比如,2014年河北省高考试卷阅读题 《李教授》,就是拙作。
因此,我的心得就是——别把高考太当回事。
何况,现在上大学也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轻装上阵,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说得更直接一点:高考考的是心态,如果你有水平,只要心态从容,就能发挥出来;反倒是越紧张,越不利于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