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著名军旅作家石言是小说 《柳堡的故事》 的作者、电影 《柳堡的故事》 的编剧,他与柳堡有过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柳堡位于江苏省宝应县东南,是苏中里下河地区一个村庄,这里河网交错,柳林密布,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一个重要驻地。
1943年冬天,石言所在的新四军一部来到宝应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当时,石言刚从上海投笔从戎。他随团队驻扎在柳堡一带,并担任油印报纸 《战斗报》 的主编。有一次,石言下连队检查通讯、读报工作,天黑时分,二连通讯组长、副班长徐金成送他返回。路上,18岁的小徐告诉石言一个“秘密”:他与柳堡头村子里一位长辫子姑娘“好”上了。但他表示要随部队南下,等打败日寇再谈个人的事。1945年9月,徐金成在丁蜀山战斗中光荣牺牲。石言曾托人到过柳堡,寻找那位“长辫子姑娘”,可惜因掌握情况太少,一直未能找到。但石言却一直把柳堡发生的这段故事埋在心里,并为徐金成的柔情和侠骨感动。
全国解放后,石言以徐金成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中篇小说 《柳堡的故事》 ,开创了国内“战争与爱情”小说的先河。1950年3月, 《柳堡的故事》 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石言后与黄宗江合作,四易其稿,写出了 《柳堡的故事》 电影剧本。1956年春天,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组来到柳堡。导演王苹把挑选女主人公“二妹子”一角的任务交给了石言。石言根据自己对柳堡少女形象的了解,选择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演员陶玉玲。1957年,电影 《柳堡的故事》 在全国公映,获得了极高的评价。
石言心中一直思念着自己战斗生活过的柳堡老区。1987年,他应邀担任宝应县第一家青年文学社团“柳堡诗社”的名誉社长兼顾问,并欣然为该社题写了社名、刊名。此后,他曾多次写信给作为该社社长的我,勉励我们坚持学习和创作,用诗赞美柳堡。
1992年10月,石言偕夫人在陶玉玲夫妇陪同下,回到了阔别49年的柳堡,参加了首届“柳堡诗会”,并即兴朗诵了诗歌。在柳堡,石言走村串户,寻找记忆中的痕迹,并为柳堡天翻地覆的变化感到无比激动。不久,他便在 《文汇报》 副刊发表了长篇散文 《柳堡的故事》 ,对柳堡寄寓了无限的感激和祝福。
如今,石言虽然已经离开了,但他创作的 《柳堡的故事》 等一批优秀作品仍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里,特别是那首由他作词的电影插曲 《九九艳阳天》 ,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唱。有趣的是在全国的地图上要找“宝应”可真不容易,但提起“柳堡”却几乎是妇孺皆知。有人说,文艺作品让一个小地方出名的,恐怕要算是 《柳堡的故事》 和 《芙蓉镇》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