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期●缅怀篇●

张爱萍将军在马兰基地的几件事

作者:黄志方


马兰,一个地图上没有标志的地方,属于国家最高军事机密的军事禁区。马兰地处新疆中部,北临天山山麓,西邻博斯腾湖,向东250公里是罗布泊核试验场。自1959年,数万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罗布泊,夜以继日,艰苦奋斗,建设了一个10.2万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一个浙江省)的核试验场──马兰基地。

首次核试验总指挥
  1962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成立中央15人专门委员会的决定》 ,来加强中央对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中央专委会主任是周恩来总理,时任国防科委副主任的张爱萍任专委会委员兼办公室副主任。
  1964年春,中国第一次核试验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遵照周总理、中央专委的指示,报经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了以张爱萍为主任委员、刘西尧为副主任委员、各参试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等68人组成的首次核试验委员会。
  1964年10月14日,在罗布泊核试验场区的一座小石屋里,首次核试验总指挥张爱萍召开了首次核试验委员会全体会议。张爱萍宣布了中央专委和中央军委的决定和命令:1964年10月16日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阳平里气象站
  1963年,随着我国首次核试验的临近,核试验指挥部在阳平里的一片戈壁滩上设立了一个气象站,以便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气象动态。
  1963年8月13日,阳平里气象站的同志们正在工作,戈壁滩远处一溜烟开来了一行小车、大车,转眼车子到了营区跟前,第一个下车的就是张爱萍。他来到营区帐篷里,摸摸被子摸摸垫子,跟大家问寒嘘暖,看到一把二胡少根弦,就叮嘱气象站王站长“马上去配一根”。看到墙报上有几首诗,张爱萍也即兴写了一首:“人民战士巧夺天,戈壁滩上乐家园;耕云播雨观变幻,善断未来赛神仙。”
  张爱萍回到北京后,总牵挂着阳平里气象站,那里茫茫戈壁荒无人烟,战士们的生活非常单调,就专门托人给阳平里气象站送来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和以后的多次核试验中,阳平里气象站都出色完成了核试验场的气象预测预报工作。1966年,阳平里气象站被国防部光荣命名为全军“模范气象站”。

八千里巡逻小分队
  1964年4月,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为确保核试验场区的安全,基地命令警卫团组织一支精悍的巡逻小分队巡查整个试验区。小分队由副连长何仕武任队长、排长王万喜任副队长,以及5位战士王俊杰、司喜忠、丁铁汉、潘友功、王国珍,共7人组成。他们沿着场区约8300里的周边地区,执行历时半年的徒步巡逻任务。
  巡逻任务十分艰巨,在戈壁滩上徒步巡逻,时而坑坑洼洼,时而草滩湿地,白天炎热干燥,晚上寒风凌厉,外加大蚊虫的叮咬,还可能遇到野猪群的袭击。
  当巡逻到楼兰古城时,小分队迷了路,几天下来缺水断粮,紧急向指挥部报告了险情。张爱萍接到报告,立即乘坐直升机前往楼兰古城。直升机飞到楼兰古城,飞行员报告“地形复杂,飞机不能降落”,张爱萍命令立即返航,改乘吉普车前往。
  张爱萍坐着吉普车来到了小分队驻扎地,带来了干粮和饮用水。一下车,张爱萍就笑着对小分队战士说:“看来楼兰国王不喜欢我这个老头子,不让直升机降落,但我还是要乘车来,来看看你们,你们辛苦了!”开饭时,将军亲自掌勺,给战士们一个一个盛饭盛菜。
  在孔雀河畔的土丘上,张爱萍席地而坐,同战士们聊起了家常,给每个战士的笔记本上签名留念,还为小分队写了首诗:“人民战士不怕难,巡逻戈壁保江山;沙岭连绵腾细浪,罗布湖洼满跨间;饥食野肉饮苦水,风雹露宿促膝谈;八千里路再艰险,主席思想是源泉。”
  10月上旬,随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核试验日期的临近,小分队已经巡逻到核试验爆心的几公里范围内。10月15日夜晚,小分队队员手握钢枪警戒在托举原子弹的铁塔周围,迎接第二天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这个伟大而神圣的历史时刻到来。

木兰村的“假小子”
  1964年4月,各军兵种的千军万马云集核试验场,在戈壁大漠安营扎寨,一大片一大片的帐篷群营区蔚为壮观。在驻地东北角有一座五顶帐篷围成的“四合院”,住着基地研究所参加试验的三十几位女同志,她们都是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哈森、黄建琴、周玉芳、杨妙秀、翟芳芝……
  有一天,张爱萍来到“四合院”看望大家,问道:“同志们,你们生活苦不苦呀?”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苦!”张爱萍又问:“你们这个‘四合院’有没有名字呀?”有人回答:“没有。”旁边有人开玩笑:“干脆叫姑子庵吧!”大家又七嘴八舌叫起来:“不好!”张爱萍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当年,花木兰出塞替父从军,立下战功;如今,你们出塞,为了祖国的核试验事业奋战戈壁。我看,就叫木兰村吧!”“好,就叫木兰村!”大家热烈鼓掌。第二天,就在这座“四合院”前竖起了一块写着“木兰村”的木牌。
  “木兰村”有位姑娘名叫翟芳芝,毕业于哈尔滨机电学校,在基地研究所四室电缆组工作。在核试验场,电缆铺到哪里,电缆组就工作到哪里。张爱萍对电缆组的人员说:“电缆,一头连着主控站,一头连着原子弹,所以你们的工作很重要,马虎不得,出一点问题,就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翟芳芝把张爱萍的话牢牢记在心里,穿着肥大的背带工装裤,把两条小辫子塞进帽子里,和男同志一样巡查线路、钻电缆沟,在孔道里检查电缆。有一次,张爱萍在工地见到干活风风火火的翟芳芝,就笑道:“呀!这是哪儿来的假小子啊!”从此,翟芳芝就有了一个“假小子”的别号。
  1964年八一建军节那天,张爱萍提议进行一场篮球赛,由张爱萍率领的将军队对阵“木兰村”姑娘们组成的木兰队。刚开始,姑娘们怕撞伤了老将军们,打球缩手缩脚。张爱萍叫暂停,对着翟芳芝说道:“‘假小子’,拿出你那虎头虎脑的劲儿来,勇敢点。”这下,木兰队放开了手脚,赢了这场篮球赛。张爱萍高兴地表扬说:“你们木兰队还真有花木兰的气概呀!”
  中秋夜高歌:“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
  1964年初,基地研究所五室的几十名科技人员奉命进场执行核试验任务。环境极为艰苦,四周戈壁大漠一望无际,吃住、工作都在大帐篷里,白天烈日暴晒,晚上寒风凛冽;吃的是“老三样”:土豆、白菜、罗卜干,喝的是从孔雀河运来的苦咸水。尽管如此的艰苦,大家干得还是那么认真,那么欢快,都深知肩负的重任,心里想着要为祖国争光。
  1964年9月20日,中秋之夜,明月当空。研究室党支部决定在戈壁滩上开个别开生面的中秋赏月联欢晚会。晚饭后,大家把小凳子都搬到戈壁滩上,围成个圈坐下,高唱起由张爱萍作词谱写的歌曲:“我们战斗在戈壁滩上,不怕困难,不畏强梁;任凭天公多变幻,那管风暴沙石扬。头顶烈日,明月作营帐。饥餐沙砾饭,笑谈渴饮苦水浆……”
  恰在歌声此起彼伏时,不知谁喊了一声:“张副总长来了!”张爱萍由研究所程开甲副所长陪同,缓步走进联欢会会场。张爱萍微笑着举手向大家问好:“同志们好!”大家齐声回答:“首长好!”将军又说:“同志们辛苦了!”大家又同声答道:“为人民服务!”接着,程开甲副所长说:“今天是中秋节,张副总长特地来看望大家,和大家一起过中秋节。下面请张副总长讲话。”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张爱萍亲切地问大家:“今天是中秋节,大家想不想家呀?你们都是第一次远离家乡,在戈壁滩上过中秋节,你们是为了打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来到戈壁滩,你们战风沙、熬烈日,艰苦工作了整整一个夏天。你们的辛苦,党中央和毛主席是知道的,人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听了将军的讲话,现场群情振奋,“为祖国争光!”“为毛主席争光!”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中秋晚会的文娱节目丰富多彩,一位男高音战友唱起了:“银色的月光,映照着无边的海洋,勇敢的水兵焦急地等待着出航……”一位善舞的女战友,跳起了欢快的新疆维吾尔族舞蹈。歌声、掌声、欢笑声经久不息,回荡在中秋夜的戈壁滩上。

通过了张爱萍的考试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次核试验成功后,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美、英、苏等少数国家提出了抗议,特别是日本反应格外强烈。为了团结世界友好国家和保证核爆烟云经过地区居民的安全,周总理指示基地要准确预报核爆烟云的运行轨迹和放射性浓度。基地研究所乔登江主任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技术员罗箭和张玉琦。罗箭是时任我军总参谋长罗瑞卿的儿子。他们认真研究了计算模式和推算公式,计算了核爆烟云经过敦煌、兰州、太原、北京的时间和浓度,并预报了烟云出境的时间和浓度。
  当天晚上,已睡下的罗箭、张玉琦突然被叫醒,让两人立刻到指挥部去见张爱萍。这时已是深夜,那么晚了,不知出了什么大事,两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指挥部大帐篷。站着的张爱萍见两人进来,一脸严肃地问道:“你们两人是负责预报烟云路径和浓度的吗?”两人轻声答道:“是。”张爱萍又问:“你们谁是负责的?”罗箭答:“我是。”张爱萍盯着罗箭问:“你说现在烟云到了哪儿啦?”罗箭马上从挎包里拿出烟云路径表格,看了看手表,答道:“现在烟云应该到北京上空了。”张爱萍几乎是吼着问两人:“那为什么空军上去没有抓着烟云?”罗箭和张玉琦两人面面相觑,不敢吭声。突然,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张爱萍一个箭步上去抓起电话,只听电话里大声地喊着,有一句话很清楚:“抓着了!抓着了!”只见张爱萍脸上逐渐露出了笑容,罗箭和张玉琦两人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这时,张爱萍已和蔼多了,但还是让两人站在那里。张爱萍用手捂着桌上的一张纸,说道:“还没完呐,我要考考你们。你们说,现在北京地区的烟云放射性浓度是多少?”罗箭、张玉琦迅速从挎包里拿出计算尺,按着熟记于心的公式,算出了数据,两人核对下数据无误后,向张爱萍报告了当时北京上空烟云的浓度数据。只见张爱萍满脸笑容,连声赞许:“好,好,考试通过,考试通过”后,亲切地关照两人回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