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过得咋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选的参照系。
有位盲人,性格开朗,知足快乐,有人问他:“你怎么不感到痛苦?”他笑着说:“我痛苦什么?和聋子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比,我能开口说话;和瘫痪的人相比,我还能行走。”他不觉得痛苦,是因为合适地选择了参照系。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都有提高。但为什么还有许多人感到不如意?有的收入不菲且有房有车族常牢骚满腹,甚至还有衣食不愁的有闲族也叫唤生活的苦和累,这是何故?这其中的可能原因,就是这些人总是选择那些更好的人作参照系。然而,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这样向上攀比,就总觉得自己不如人,于是没了好心境,甚至陷入无尽痛苦之中。
“德比于上,物(生活)比于下,德比于上故知耻,物比于下则知足。”这个“比”,就是看如何选参照系。从一定意义上说,选择什么样的人作参照系,是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反映,有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就会选什么样的参照系。
雷锋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工作上选择不如自己的人作为参照系,觉得自己干多了,吃亏了;有的以作风散慢的人作为参照系,认为自己够严格自律了,这样就产生了消极懈怠心理;还有的党员干部把一些商人老板作为参照系,认为自己整天加班加点工作,却没别人挣钱多、待遇好,心态便极度失衡……一旦选错了参照系,盲目攀比,既不利于个人成长进步,也不利于净化大局生态。近些年来,那些失足的领导干部大都是因为选错了参照系,一味比奢侈比豪华,从而走上贪赃枉法之路。
如何选好自己的参照系呢?有人对老英雄张富清深藏功名60余年,既赞叹但又不理解,张富清说:“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友,有好多人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拿立功证件去摆自己啊,我有什么功劳在人民面前摆啊……”张富清选择了那些曾共同浴血奋战、如今长眠九泉之下的战友来作自己的参照系,因此,他就甘愿默默无闻地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余热。全国优秀信访干部、江苏泰州市原信访局长张云泉,在选择参照系上坚持三个比较:“理想信念上和革命先烈比,工作标准上和孔繁森比,生活待遇上和困难群众比。”这种比法,值得当下的党员干部引以为鉴。
欲得其上,必求上上。人生在选择参照系上,要不断抬高自己追求的标杆,放开自己的眼界,在曲折坎坷中意志弥坚,在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在见贤思齐中升华境界,才能在不懈奋斗中真正有自己的收获,才能不断引领我们自己到达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