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老战士钱正英,祖籍浙江海盐。她29岁任国家水利部副部长,在水利部任职35年,历任五届中共中央委员,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副国级高干。她在工作岗位严守党规党纪,秉公办事,清正廉洁;在家传承钱氏家学家风,尊老爱幼,清芬世守。
钱正英与丈夫黄辛白,既是夫妻,又是战友和同志。不管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环境,他们夫妇间,以及与子女,都没有争吵过。“文革”爆发后,作为高教部副部长,黄辛白与部长蒋南翔受到冲击。一天早晨,黄辛白从床上坐起来,忧心忡忡地对钱正英说:“这次运动来势那么猛,最后结局如何,很难预料。”钱正英听后,立即表态:“不管外边的大字报怎么样,我们相互都很清楚,我们是革命的。”寥寥数语,可见夫妻相互信任。尽管以后的运动越来越升级,黄辛白在外受到什么样的侮辱,回到家里总是尊严依旧。
后来钱正英也受到冲击,白天在机关劳动,只在晚上有一些难得的“逍遥”时光。黄辛白叫孩子们到街上淘各种收音机零件,指导他们组装出一台漂亮的半导体收音机。晚上,夫妻俩把子女叫到面前,给他们讲解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诗词。黄辛白还经常向孩子们灌输他们的教育理念,虽在外面被打倒,在家里还是家庭的“教育部长”!
黄辛白与钱正英于1951年结婚后相敬如宾、相濡以沫,钱正英称黄辛白“黄”,黄辛白叫钱正英“钱”。这是他们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的相互称呼,一直保持到2008年黄辛白去世。钱正英在黄辛白去世后曾说:“如果有来世的话,我想我们全家都会依旧选择我们今生的家庭。我们家庭的感情基础是夫妻感情,而我们夫妻间的感情基础是长达67年的相识、相知、相爱、相依。”
钱正英有三个孩子,因钱正英一生与水相连,所以三个孩子名字都有三点水:维洪、维汇、维清。她对孩子教育十分严格,甚至有些苛刻。当年儿子维洪参加高考,由于喜欢妈妈从事的水电事业。于是在填报志愿时,他报考了电力专业。这本无可非议,但钱正英为了回避,要儿子另选专业。维洪有些想不通,与妈妈怄气说:“幸亏您只是个水利电力部部长,不让我报水电专业,如果您是总理,还不要我到外国去学习啊!”生气归生气,儿子还是理解妈妈的心意,改学了交通专业。小女儿维清也有一件伤心事。她中考成绩不理想,只被中专卫校录取,招生办的同志看过黄维清的档案,惊讶起来:“父亲是教育部领导,妈妈是水利部部长,他们没有为你做工作啊?”维清回家后大哭一场。钱老、黄老耐心地做女儿的思想工作,教导女儿不要看不起卫校,护理专业也挺好!只要这个工作对人民有利,都值得去做。维清是个懂事的孩子,听了父母一席话,就高高兴兴去卫校报到了。
钱正英对家人和亲属严格要求的事,真是不胜枚举:她有一位姑妈在上海音乐学院当教授,命苦,丈夫多才多艺却不幸过早去世,后来儿子也去世了,留下一个孙子,祖孙两人相依为命。钱正英很同情和敬重这位姑妈,平时在生活上对她很关照,姑妈也把钱正英当成亲生女儿一样,虽然相居两地,平时不少往来。姑妈的孙子小劳没有工作,在家闲着,看祖母与钱正英关系很好,就动了一点小聪明,一天突发奇想,向时任文化部某部长写了一封信,介绍了自己的家史和钱正英的关系,最后谎称钱正英要他写信,请这位部长帮忙在祖母工作的上海音乐学院给自己谋份差事,解决家中生活困难。部长看了信以后,认为其家庭情况确实有困难,便向上海音乐学院领导打了个招呼。院领导就安排小劳去学校图书馆工作,协助整理图书、打扫卫生。一次,钱正英和这位部长偶遇,交谈中,对方告诉钱正英,她所托之事已办妥,不知满意不满意?钱正英一听,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回家后,她立即给上海的姑妈打电话,询问其中原由。姑妈不敢隐瞒,如实反映小劳以钱正英名义,请求某部长照顾工作的事。钱正英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严肃指出:用她的名义谋工作,她绝不同意,并劝导小劳深刻反省,必须辞去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的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小劳仍然没有辞职,钱正英再次打电话给姑妈催促,姑妈恳求说:“正英,你就原谅他一次吧!况且他已经生病……”钱正英不依不饶:“小劳的工作必须赶紧辞!姑妈您家中经济有困难,我一定会尽力帮助。”姑妈见她公私分明,言之有理,第二天陪着孙子,去学院辞了图书馆的工作。
钱正英姑妈去世前,委托钱正英处理后事。因姑妈的孙子小劳去世后,劳家已无后人,钱正英受人之托,忠诚于事。姑妈去世后,她亲临上海处理后事,事后按姑妈遗愿,将上海原居住房屋及钢琴等贵重之物,一并捐给姑妈生前工作的上海音乐学院;一些私人物品,带了一点回北京作为纪念。其中,有几幅画,她的女儿维汇曾请有关单位鉴定了一下,被告知还值些钱。女儿向她禀告后,钱正英说:“不是黄家的东西,我们一分钱也不能拿!”事后,维汇按母亲的意愿,将几幅画赠给嘉兴钱镠文史研究会保存。
有一年,嘉兴市妇联去北京拜访钱正英。那年头,有的部门会在节日互赠纪念币。嘉兴市妇联领导向钱正英告别时,说未带什么礼品,就在她口袋内放了五枚纪念币。送走市妇联同志后,钱正英发现纪念币是金质的,立即将秘书孙雪涛叫到跟前,明确表示这金币不能收,叫他立即送还。此事让嘉兴市妇联的同志深受教育!
还有一件事,笔者终身难忘。2006年,我作为海盐的文史工作者,被派往北京拜访钱正英。临行前,村支部和村民委托我带些土特产给钱正英,以感谢她对永乐村及南北湖风景区文化建设的支持。所谓土特产,就是海盐当地开发的旅游土特产品“海盐大头菜”、“海盐小落苏”,最贵一只“尼松野鸭”也不过几十块钱而已,总价值在百元左右。到了北京手帕胡同钱正英家,钱正英很高兴地从客厅迎了出来。刚招呼我坐下,她发现我手上拎了一只袋子,立即问:“你手里什么东西来着?”我不敢撒谎,忙说:“是家乡的几样土特产。”她听我一说,马上严肃起来:“我们饮食起居,有党和政府管着,我什么也不要!这是哪来的规矩,到北京要给领导捎礼物,等会儿你全部带回去!”我看着她严肃认真的态度,哪敢不答应?这样,气氛才缓和下来。那一次我俩谈得很好,还一起合了影,直至秘书打招呼,才结束了谈话。以后我又去钱正英家多次,再也不敢带东西。2015年,我陪县长章剑去北京汇报一项文物保护工程,只带了些海盐出版的文史书籍给钱正英。钱正英非常高兴地接待了我们,并听取了章县长的汇报。钱正英生活简朴,当时生活起居由女儿维汇陪伴,两层楼房装修简单朴素,家里没有名贵家具,比我们县级市一些中等收入家庭的陈设还不如。我有幸在她家自由走动,所见的一切让我十分惊讶,她的清廉令人感动。
钱正英为人低调,反对张扬,2009年,我与嘉兴钱霆合作撰编 《清芬世守》 一书,书中有钱氏人物简介。我们根据史料实事求是,介绍钱正英在国家水利建设事业上的卓越贡献。我将初稿给钱正英阅审,不久就收到批阅,发现她已将初稿中赞扬她的语句、段落悉数圈去,只留一些简单工作经历。钱正英为人外和内厚,不爱慕虚名,处事低调高效,用权慎之又慎。她当官用权,奉党奉公,不谋私利。她曾对子女说过:“哪天我走了,就把我和你们父亲骨灰放在一起撒向大海。我一无所有加入共产党,清清白白笑九泉。”
正如一位记者感言:“一个高级干部家庭,家长严谨把握权力关,宁负孩子不辱党性,堪为人师,无愧于党。如此坚守和维护党性,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