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103岁的王维于2023年6月1日逝世。他是上海报界一面旗帜,也是新闻界广受尊敬的前辈。他在抗日烽火中投身革命,艰苦办报、揭露敌人罪行,积极宣传抗日政策,社会影响很大。在他生前,我曾多次去他家和医院看望,并聆听了不少关于他如何参加革命和艰苦办报的经历。
一
王维,原名王茂柏,1919年生于浙江临海,5岁时进私塾,6岁上小学。那年头,由于连年水灾,作物歉收,他家境衰落。因生活所迫,12岁的王维不得不中断学业,到台州一家中药铺当学徒。他每天清晨第一个起床,下门板、扫地、抹桌子、给老板烧水泡茶、倒尿壶……活儿一个接着一个。晚上,除与店员一起煎膏药、做药丸外,他常常要到10点钟后才能搁铺板睡觉。尽管每天很忙很累,可睡觉前他总要找些书籍阅读。当时每月的零用钱只有五角。他坚持省吃俭用,将省下来的钱去买《三国演义》 《七侠五义》等小说。白天,只要一有空隙,他也会拿出书来偷偷地看上几页。老板常常为此训斥他,但他继续“我行我素”,只是把阅读时间改在每天晚上打烊以后。那时,药铺里订了《申报》和《新闻报》。晚上临睡前,他借着店堂的灯光阅读,往往一读就到大半夜。从报刊上,他学到了知识,了解了时事,开阔了视野。久而久之,阅读成了他的一种“嗜好”,他感概地说:“报纸是我的引路人。”
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又打响了淞沪抗战。一时间,日寇的铁蹄横行中华大地,杭州陷落,南京失守……中华民族危急的消息一个一个传来,敲打着每一个热血青年的心。“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王维和几位好友再也坐不住了,决心投身抗日救亡。出发前,王维向母亲辞行。母亲说:“我原想卖掉家里几亩田,筹点钱给你在街上开个小药铺。现在你要是真心想去抗战,我也不阻拦你。”王维答:“我是真心去抗战,打日本鬼子。”母亲特地买了一对猪脚爪,煨在锅里,以此为王维壮行。
当时,王维想:只要是抗战的就去投奔。他从报上得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在丽水碧湖镇开办了一个“战时工作人员训练团”,便前往报考。可训练团招生有个规定,报考对象必须具有高中学历或在政府机关工作两年以上经历。他的学历和经历都不够格。于是,他动了点“小脑筋”后终于被录取。
在训练团,除了军训,还有一些宣传抗日救亡宣传的课程,如怎样演戏、办壁报,怎样做战地记者等。受训期间,他常和学员们一起下乡作宣传。记得第一次下乡宣传的内容是反映杭州沦陷区人民流离失所的情景,他扮演其中的一个难民,扮演得很逼真,演出很成功,加深了当地村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义愤,口号声接连响起,震荡山村。这,也激发他去尝试写了新闻报道,用纪实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叙述出来,想不到被训练团办的铅印小报刊登了!他从中受到了很大鼓舞。
从训练团结业,王维和几位伙伴一心想上前线。当时,长沙保卫战已打响,武汉也受围告急,他们激情请战,要到长沙、到武汉去杀敌。当官的说:“浙江也是抗日前沿,你们可在浙江发挥作用。”同时,当官的还开导他们:“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也相当重要,能唤起民众、激发斗志。”听了这话,想想在训练团下乡宣传的经历,他们感到也有道理。于是,根据指点,他从浙东的永康方岩步行到浙西沦陷区,加入浙江省政府直属的战时政工第一大队第二队,投身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每到一地,他们就用各种形式宣传抗日主张和抗日政策,传播我军的抗战事迹和胜利消息,揭露敌人的暴行和罪恶,戳穿敌人的谣言和阴谋,很受群众欢迎。
三
踏上抗日的征程,王维有段时期还当过情报站站长。这项工作危险而又紧张。每天,王维要从秘密联络点里将“潜伏”人员递送的情报取来,随即进行甄别、编辑、整理,然后抄写成若干份,给有关单位。那时,他们常常是白天收集情报资料,晚上编辑抄写分发,随时有暴露的危险。为了安全,他们设了三个工作“据点”,一旦第一个暴露马上转移到第二、第三个。日常的作息也都是围绕工作转,吃饭无定时,睡觉也常常是靠在农家独轮手推车上打个盹,有时一个晚上要先后转移几个地方。尽管这样,大家工作劲头都很足,也很乐观。
王维的新闻生涯,正是此时开始的。那时安吉、吴兴一带,大多是被敌人分割、封锁的偏僻农村,经济文化落后,交通很不方便。在这样的环境下,报纸就成了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战斗旗帜。然而,办报缺乏基本条件。王维和几个同志就办起了“手抄报”《大家看》。刊登的内容主要是摘抄部队报纸的新闻,有本地和各地抗战的战报,有苏德战场的报道,也有“本地消息”,旨在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别看这是张“其貌不扬”土报纸,发行量只有十几份,但很受欢迎,每期刚贴上墙,就会一下子围上许多人阅读。
1941年春,日寇对吴兴一带“大扫荡”,由于情况变得异常困难,该县县长兼县政工队队长竟然临危逃跑了。王维毅然挑起担子,带领队员坚持斗争。根据形势需要,他们又办起了名为《反扫荡》的油印小报,还从进步报刊上遴选文章,编成《反扫荡小丛书》分发给当地群众,以鼓舞斗志,提高士气。经过战斗的洗礼和考验,王维得到了党组织的信任。1941年4月,吴兴县政工队地下党支部吸收王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四
同年,王维转战苏南参加了新四军。当时苏南新四军还没有报纸,王维就充分运用浙西办“手抄报”的经验,在苏南地区创办了“手抄报”《大家看》。该报比原先的“手抄报”有了很大改进,版面也扩大到一张对开的报纸那么大,文章短小,书写端正,文字通俗,标题也是彩色的,秀气大方,贴在小村镇的街巷或大路旁,就会吸引许多路人来看。识字的人看,不识字的听识字的人念,边看(听)边议,都说新四军工作组同志办的报纸不简单,内容新、消息多。这份“手抄报”虽仅出了三个月,但在把苏南这个“模范伪化区”改造成为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过程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苏南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使敌人十分惊慌,镇江、丹阳又离南京很近,敌伪军加紧对这里的“清乡”、“扫荡”,新四军六师十八旅被迫作长途转移。在师长兼政委谭震林领导下,向长江以北靖江一带进发。为了鼓舞士气,师部把王维等一些同志调到师直属队,组成新闻组,负责出版一份名为《战斗与行军》的油印小报。在这一段约20天的长途行军中,部队昼宿夜行。王维和新闻组同志就在每天上午抓紧休息,午后就忙着去参加政治工作人员的汇报会,或者赴基层单位采访,搜集材料。随后,他们快写、快编、快印,赶在晚饭过后、队伍集合前,把新出的报纸分发到各连队。《战斗与行军》是一张八开单面印的小报,内容是急就章,编排和印刷也很粗糙,可谓“土里土气”,但紧扣实际,反映及时,且沟通有力,成为在长途行军中做思想工作的得力助手,受到广大指战员的欢迎。各连的指导员还把它作为队前讲话的参考材料。
1943夏天,我军反“扫荡”,收复了很多据点。这与王维他们的工作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他被新四军三师副师长兼八旅旅长张爱萍看中而调任侦察参谋,并被派到边缘区做敌伪军的工作……尽管如此,没改变王维对新闻工作的热爱和撰写新闻报道的热情,他常利用工作中所获得的材料,积极主动向《盐阜报》 《盐阜大众报》等投稿,受到他们的欢迎和好评。1944年初,王维由报社编辑部推荐,调到新华社苏北支社(不久改为分社)当记者。
五
最令王维难忘的,是日本宣布投降后,他随军采访强攻淮安城的那次战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形势大变,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出命令,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迅速向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进军,接受日伪军投降。新华总社也要求各地记者就近随军出发,迅速报道大反攻和接受日伪军投降的消息。
当时,王维作为苏北记者代表正在参加苏中记者代表大会。面对形势的变化,代表大会也停止举行。他即刻乘船从宝应县北返。当他匆匆赶回到黄海边上的盐阜报社和新华分社驻地,发现人员已走掉大半。原留在社内负责收发报台的一位同志给王维留了一张纸条,说机会难得,他也跟部队上前线了,把收发报台的任务留给了王维。
“这哪行?”王维马上四处打探部队的动向。这时前方传来消息,黄克诚带领的三师已从原待命的津浦路南段回师向“两淮”(淮阴、淮安)进发,准备解决“两淮”。“快!追上去,上战场,抓一线报道!”王维主意一定,便带了电台和有关人员直奔前线。
到了前线,此时淮阴已宣告解放,部分残敌紧缩在淮安城内。淮安在江苏是仅次于南京的古城,城墙又高又厚,易守难攻。敌军企图依托北面的运河、南部的工事顽抗。王维到了前沿阵地,只见淮安城南的—大片开阔地上已用沙包垒起十多个面向敌城、半圆形的“炮楼”,高过城墙,成为居高临下用火力掩护我军冲锋的制高点。同时,部队还采用坑道作业法,挖了一条通向城西南部的地下坑道。9月22日上午,我军对淮安守敌发起总攻。一路人马通过地下坑道,直至城西南脚下,准备用炸药炸开城墙;另一路人马则在城东南部,利用火力掩护,由突击队员攀云梯杀入城内。
经过请示,指挥部批准王维随攻城突击队登城。上午8时整,总攻令下,军号和枪炮齐呜,地下与高空并进。王维臂缠红布条,紧跟突击队员向前奔跑,文工团员在简易的掩体后面唱歌、喊口号鼓劲。突击队刚冲到城脚下,西南面一声巨响,火花和烟雾冲天。原来城墙被炸开一个大洞,攻城部队快速涌人城内。在东南面,突击队在火力掩护下迅速攀云梯登城。由于各个制高点上轻重机枪的火力发挥了巨大威力,突击队员像飞将军般出现在城头,然后攻入城内。随即,各路入城部队由南而北扫荡残敌。激战至上午10时,敌依托高大城墙精心设置的防线,全被我军摧毁,守敌大部被歼。伪旅长吴漱泉、伪专员李云霈带领残部利用鼓楼和楚王殿的工事顽抗.战至下午3时,也被全部歼灭,吴漱泉被击毙,号称“铁打的淮安”宣告解放。
战斗一结束,王维赶紧从城北爬出城墙,直往电台奔去,奔跑中一路打腹稿,奔到电台,立即向译电员口授苏北名城淮安解放的消息,快速发往新华社华中总分社并总社。总社以急电转播,延安《解放日报》作为第一版头条新闻发表。
“两淮”解放之后,我军乘胜肃清盐城等地残敌,控制了一段运河航线,使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个解放区连成一片。王维也一路跟踪,写出了一系列战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