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期●特稿●

常熟为胡编乱造者哀

作者:徐耀良

  众所周知,京剧《沙家浜》是在沪剧《芦荡火种》基础上改编的,而沪剧《芦荡火种》是根据一首早在1943年就流行的抗日歌曲《你是游击兵团》基础上创作的。这首歌开头几句是“阳澄湖畔,虞山之麓……36个伤兵病员,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着的鱼米之乡,埋着头流着血啊流着汗……”这36个伤员名单,至今在二十军军史展览馆里保存着。这首歌,至今还是我军“沙家浜团”的团歌:“沙家浜团"与沙家浜镇现在还保持着亲密的联系,继续谱写着军民鱼水新篇。这一切都说明,京剧《沙家浜》是源于生活的剧作。
  当然,文学作品允许虚构,但小说《沙家浜》描写的场景人物与京剧《沙家浜》相同。你描写这个地方发生的故事,就应该尊重发生在这个地方的历史事实。当年沪剧《芦荡火种》作者文牧与据此改编成京剧《沙家浜》的作者汪曾祺,在创作过程中都曾经到故事发生地常熟实地体验生活,而小说《沙家浜》的作者薛荣,既不到常熟实地体验生活,又不征得原作者的同意,违背作者的意图,肆意进行歪曲丑化,这就不是文学意义上的虚构了。这样胡编乱造的“作品”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在省级刊物上发表,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作者曾任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