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期●老区巡礼●

从“旮旯村”到“裱画村”

作者:通州市兴仁镇老区促进会汤铎申文泉

  
  
  
  通州市兴仁镇的张家渡村,是兴仁地区的旮旯,人称“旮旯村”。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由于地处偏僻,曾是我党我军游击队的活动地区。我们第一次来该村采访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这里老百姓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村里的小路,只要下场小雨,就泥泞不堪,自行车很难走进来。全村300多户人家,1400多人,除了有一家40多人的村办“裱画厂”外,绝大部分人守在1042亩土地上搞农业,充其量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时隔20多年后,我们再走进这个村时,不禁大吃一惊。只见楼房林立,即使走进普通农户家中,也可见到各种高档家具与高标准室内装潢。村干部告诉我们说,家家建楼房还是十年前的事,如今这里的人已普遍过上了名副其实的小康生活。好多农户在城里买了楼房,子女也在城里读书,不少人开办了公司,个别的还买了轿车。特别是道路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昔日的“泥泞小路”已被柏油马路所取代,村旁的“通启”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设中……
  “旮旯村”是怎样走向致富之路的呢?事情还得从三中全会与“裱画厂”谈起。过去,张家渡带农村,逢到婚丧喜庆素有送红对或送对轴的习俗,全村约有40多农户从事裱画业。三中全会后,各地大办乡镇企业,张家渡村因地制宜,派人到常熟工艺美术厂学习,回来就办起了张家渡村工艺美术厂,并请来名师到村里执教。历时十年,村里不但建成了绘画、装裱、销售一条龙的独立企业,而且在实践中培养造就了一支拥有200多人的装裱、绘画专业人才队伍。政府及文化职能部门也分别开展了多种艺术培训活动,为后来的装裱、绘画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发展旅游与外贸事业的需要,张家渡村的装裱、绘画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诸多新情况、新特点:
  一、出现了由农村集中型加工业向全国各大中城市辐射的态势。从90年代起,张家渡有200多家裱画专业户带领近千个劳力奔赴全国各大中城市。他们主要集中在北京、广州、桂林、昆明、西安、上海、南京、黄山、南通等大中城市从事裱画业,仅北京城就有70多户。裱画业全年产值约2000多万元,户均达30万元左右。
  二、随着加工业务扩大,使原来家庭式小作坊向批量生产转变。如张家渡村张松涛全家老少全部迁到北京,自购印画机,采用机械自动印画、批量装裱、成批销售。像张松涛这样的老板,全村就有十多户。
  三、由低档次仿古画向中高档装饰画发展。他们常年从事绘画并向名师请教,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如在厦门的李忠,一张泼墨写意画售价达数千元。吕惠彬的人物仕女画栩栩如生,在今年南通港洽会上,被南通市委周福元书记称赞为“南通农民画家”。王建国、王建均等人在北京海淀区五塔寺办店多年,当地小有名气,他们曾为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等中央领导人精心裱制题词。此外,他们在古画修复上也有独到技艺,一幅破损作品经他们精心修补便完美如初。如在90年代山东曲阜孔庙整理有关孔子七十二代国宝藏画时,曾特邀该村的一些专业人才去仿画裱制。
  四、采用集团作战的方式,做大、做强装裱绘画业。许多家庭男女老少齐上阵,如张家渡村王伯祥全家老少到北京开店,该户先后购买了三辆小轿车。郭振军、王文银、陆文彬三家联合投资500万元,除从事装裱、绘画业务外,还在黄山风景区建造了宾馆从事餐饮业。目前有的装裱户已经用四五名专职画师为其提供画源,定期收购。有的成批购进成品画加工销售,有的从事来料加工,为不同层次不同用户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家渡村近年来专业人才辈出,许多年轻人能画能裱多才多艺,像陆文彬、王文银等,既是老板又是专业人才,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练就了一双鉴别画作年代、质量的火眼金睛,一幅作品的真伪及档次,在他们的审视下难以“遁形”。他们中绝大多数是南通市美协会员,画师陆文彬还在全国书画大赛中多次获奖,部分作品被入选或收藏。
  穷旮旯飞出了金凤凰,张家渡人的致富路走对了。老区人民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中也能办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