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期●随感录●

小山村的优越性

作者:邓伟志

  抗战胜利的欢呼声还没有落下,国民党就挑起内战。1946年秋末,萧宿永地区突然从抗日根据地变成了蒋管区。往哪里逃呢?家乡不能呆,因为我家离县城近,国民党反动派管得紧。地下党要我们去外祖父家。外祖父住在萧县纵瓦房,那里村庄大,瓦房多。当时国民党的军队经常来骚扰村民,如果被他们知道我们是“共匪家属”,不仅自己惹祸,还会给别人添麻烦。地下党的同志真聪明,他们建议我们住到离外祖的纵瓦房只有一里路的小吴楼去,不与外祖父一起,又离外祖父很近。
  小吴楼因有一座小炮楼而得名。全村18户人家都姓吴,全住茅草屋。没有地主,没有富人,家家都是农忙种田,农闲编白柳条筐。老百姓跟共产党感情很深。后来知道,住在那里还有个好处,离新建的豫皖苏区的三分区很近,只隔一道封锁线。
  在小吴楼住了一年多,父亲让情报人员带过两次信。村里的人明白来的是什么人,但是都不说出口,只是这家送棵青菜,那家送把韭菜,帮我们招待“亲威”。记得有次情报人员来的时候,屋后的“表姥娘”送了好几块鸡肉给我们。
  住在小村庄上,不仅政治上有安全感,而且还有一个好处:病生得少。头痛发热,喝碗姜汤,睡上一觉,就过去了。记得1947年春夏之交闹瘟疫。周围好几个村庄死了很多人。我们站在门口就能看见上午抬出一个死人,下午再抬出一个死人。当时有句话:“死得连抬死人的人都没了。”惟独我们那小村庄,没有一人得病。什么原因呢?有人说是“天老爷保佑”,有人说是“前世积德”,说得天花乱坠,其实,哪有那么回事!
  小吴楼怎能“出‘瘟疫’而不染"?现在想想,是两条:一是人穷客少。不仅客少,连流动小贩也不来,自然不会有什么“输入性病人”。二是村小招风。这风自然是起于穷巷的“庶人之雌风”,既没有“徜徉中庭”,也不会“跻于罗帷”,即便有点“堀堁课扬尘”,可那尘也不带多少菌,因此,清风成了最好的消毒剂。
  真是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好处。今天,在城市布局上,能不能走出围城,不搞“铁锅式”的城市,来点城中有乡,紧中有松,大中有小呢?发展点都市农业好不好?我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