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至1942年,日军先后发动宁绍、浙赣等战役,浙东地区主要城镇先后沦陷。面对日、伪、顽交错的复杂形势,浙东区党委通过扎实灵活的群众工作,相继开辟三北(镇海、慈溪、余姚3县北部地区和上虞县东北部部分地区)、四明抗日根据地,以及三东(奉化、鄞县、镇海3县东部)抗日游击区,使武装人员从1942年开辟浙东初期的900余人,发展到1945年北撤之际的党政军1.5万余人。
本文通过对浙东抗日根据地群众工作的考察,进一步丰富浙东抗战史研究。
发展历程
“隐蔽”探索阶段(1942年夏至1943年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主政多年,对浙江各地进行了有效的管辖,建立了层层保甲制度。因此,在浙东抗日根据地开辟初期,浙东区党委采取了“隐蔽斗争”的策略,秘密开展发动群众的工作。
1942年7月18日,中共浙东区委书记谭启龙在敌后第一次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发动并组织敌后广大民众,适当的为改善人民生活而斗争”,并将农民、盐民、渔民及知识青年作为主要发动对象。次年1月20日,浙东区党委强调,“一切群众工作,均应以国民党及友军在游击区各种政策所能允许的范围下进行”;2月,又进一步指示,“应该善于研究利用合法斗争与合法组织的形式”开展群众工作。这一阶段,浙东区党委面对根据地复杂的斗争形势,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通过合法的方式发动群众,对开展群众工作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曲折发展阶段(1943年夏至1944年春)。随着三北、四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及三东抗日游击区的开辟,国民党开始重视这股“新势力”的存在。1943年3月21日,蒋介石致电顾祝同,限其4月底“剿灭”浙东新四军。对此,浙东区党委加紧了对群众的动员工作。
9月13日,浙东区党委发布指示,指出要想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必须加强在群众中的动员工作,加强我党我军与群众的密切联系”。10月27日,指示各级党组织要利用冬闲时间,“广泛开展群众的冬学运动”,通过举办各类群众团体学习班,启发群众对敌伪、国民党顽固派的阶级仇恨,拥戴浙东党组织。次年1月15日,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颁布施政纲领,明确“实行春耕秋收的群众动员”,着力帮助群众解决农业生产的问题;“实行减租减息”,以改善农民生活;“实行抗战与民主的普及教育”,提高群众文化水平。3月7日,四明地委指出,要对群众进行说服教育,将反“清剿”斗争转变为群众性斗争。
这一阶段,浙东区党委打出新四军的旗号开展群众工作,在战争中动员、组织群众,在根据地内帮助群众发展生产,使广大群众认清谁才是真正抗日、改善群众生活的队伍,从而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快速发展阶段(1944年夏至1945年秋)。第二次反顽斗争结束后,浙东抗日根据地迎来大发展。1944年8月14日,谭启龙在三北地委会议上对群众工作作出进一步指示:要着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只有在对敌斗争中获得胜利,才能改善人民生活。关于群众斗争的方式上要利用、发展群众组织,在基本区、游击区、敌占区要采取不同的斗争方式;关于群众工作的重心应放在基本区的农民身上,团结组织农民,其次是革命青年,最后则是个别的中上层人士;关于群众团体干部要积极进行培养教育,要确保从群众中产生。
接着,三北地委对秋收斗争作出指示:通过“二五减租”斗争与秋收斗争将广大群众团结起来,在群众获得经济利益后,对群众进行政治教育,将减租、秋收斗争转变为真正的群众斗争。9月25日,浙东游击纵队第一届军政大会开幕,在对浙东一年来的军政工作总结的基础上指出:部队与地方武装在战争中获得发展,在群众中提高了政治威信与军事威信,“群众已彻底了解了,只有三五支队才能解放人民”。10月11日,第三届浙东文教会议指出:“今天社会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一切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都要以切合农民要求为第一。”据此,各地广泛组建农村俱乐部,争取民间艺人;大力兴办社校,教育农民群众。浙东抗日根据地迎来稳定的外部环境后,在浙东党政军的领导之下,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根据地建设,形成紧密相连的血肉关系。
主要内容
宣传教育群众。日军侵占浙东主要城镇后,采取“以华制华”的方式,收编流寇,建立伪军伪政府,以期实现伪化浙东。而汪伪政府对此积极配合,加之国民党顽固派将新四军武装宣传为“奸伪武装组织”,企图麻痹群众,对此,浙东区党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以唤醒群众,获取信任。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1942年12月,华中局、新四军军部、新四军1师等,派遣黄知真、谢飞、黄源、江岚等一批文化干部抵达浙东,成为浙东抗日根据地文艺宣传的骨干力量。翌年,浙东区党委根据中央“社会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的方针,加强利用民间艺术进行抗战宣传。7月,社会教育工作队成立,正式对浙东地区的“的笃戏”进行改造。伊冰创作的《血钟记》 《大义灭亲》 《桥头烽火》,以及陈山的《英烈缘》、郭静唐的《生死路》等一经上演,就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在潜移默化中宣传了党的政策,提高了群众觉悟,坚定了他们抗战的信心。
除此之外,浙东抗日根据地创作了大量抗战歌曲。如《梁弄战斗歌》 《马家桥战斗》 《钢铁的纵队》 《浙东人民的救星》 《海防大队之歌》等,反映出浙东抗日武装英勇作战的气概。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文艺创作立足于抗战实际,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方式,达到了宣传教育群众的目的。
二是开展冬学运动,发展社会教育。1943年2月,姚南县率先开展冬学运动,创办冬学30所,培养文教干部36人,影响群众1259人。10月,浙东区党委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冬学运动作出了进一步的指示。次年,随着外部环境缓和,冬学运动在根据地广泛开展起来。12月,四明地区发布开展冬学运动的办法,明确对于群众的教育,秉承政治教育先于识字教育、群众干部教育先于普通群众的方针。办法中还对如何设立冬学作了详细规定,包括办学数量、办学经费、教材问题等。
经过不懈的宣传与动员,浙东根据地的冬学运动取得明显成效,仅余上一区推动3个乡镇,建立冬学6所,吸收群众200余人。群众干部通过漫谈、讨论、讲故事等形式开展教学,调动群众参与热情,掀起学习热潮。松厦区某地在敌伪“扫荡”后的第三天就举办夜校,参加群众50余人。
组织动员群众。在浙东根据地开辟之初,浙东区党委就重视对群众的组织动员。谭启龙在第一次敌后干部会议讲话时就提出了“发动并组织敌后广大民众”的观点。
一是在群众中培养干部。群众干部是浙东区党委开展群众工作的主心骨,在群众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起初,浙东群众受国民党政府及汪伪政府的反动宣传,对浙东党组织及其武装并不十分信任。为扩大影响,浙东区各级党组织注重在群众运动及群众斗争中吸纳优秀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入党,为群众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除此之外,还将热心于群众运动的积极分子发展为群众干部,并对部分脱产的群众干部给予生活补贴,提高他们工作热情。
浙东区党委还通过短训班的方式培养群众干部。1942年8月,三北总办事处与江北办事处合办了一期民运训练班,培训学员50人。曾任四明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的罗白桦回忆道:民运工作人员翻山涉水,深入群众之中,同群众打成一片;他们从姚南到慈南再到鄞西宣传抗日救国,组织发动群众,与群众建立起深厚情感。1944年冬,姚南县利用农闲举办群众干部训练班,原计划培训150人,由于群众踊跃参加,大大超出原定名额。这些群众干部在自卫战争及秋收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浙东的群众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浙东敌后民主政权建设储备了干部。
二是发展群众组织。浙东区党委把发展群众组织、配合减租减息斗争,作为群众工作的首要任务。1942年秋,慈镇县推广减租减息,选择太平闸村为重点,动员农民成立农会同地主斗争并取得胜利,农会队伍也因此迅速发展。1943年初,姚山区、浒山区以保为单位建立基层农会,在此基础上成立乡农会。农民借助农会与地主进行斗争,确定佃租,也明白了联合斗争才能获取利益的道理。到1945年浙东党政军北撤前夕,三北、四明地区已建立县级农会4个,区级农会16个。
为保卫减租减息斗争的胜利果实,农民主动要求建立群众性的抗日自卫队,进一步发展壮大民兵组织。自卫队忙时为农,闲时为兵,既发展了武装,又实现了生产。1944年8月,为配合反“清乡”斗争,三北民兵出动上千人,割收电话线1500余斤,破坏电线杆1000余根、桥梁33座,有力地配合了正规部队的作战。除此之外,随着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立,工会也逐步建立起来。1944年10月,鄞奉县成立总工会筹委会;11月由6个手工行业成立同行工会;12月,姚南一地成立手艺人联合会。次年5月,浙东公营工厂总工会成立,标志着根据地工人组织发展进入新阶段。
改善群众生活。浙东虽为富庶之地,但宁绍战役后,日军侵占浙东主要城镇,如宁波、余姚、绍兴等,驻守浙东的国民党军队不战而溃,流窜至四明山区残害百姓,以致浙东民生凋敝。浙东党组织在开辟浙东之初就施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保障了根据地内部的稳定发展。
一是推行减租减息,减轻农民负担。1943年8月,三北地委作出实行“二五减租”的决定,对于租额、佃权及相关特殊问题作了详细规定。在此基础上,1944年7月,临时行委会出台《处理三北地区二五减租及其他佃业关系暂行办法》,进一步协调了佃业关系。同时,浙东根据地在减租减息中既照顾地主的利益,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节制地主对农民在经济上的剥削,减轻了农民负担。
二是通过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浙东开辟之初,浙东党组织就提出“注意游击区的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产热忱,帮助人民解决各种困难(如犁牛、种子等)”的政策,尤其要利用军队帮助农民发展生产。1943年10月,浙东区党委在冬季工作指示中提出:推行合作运动进行劳动互助,帮助群众解决资金、农具问题,开建水利工程,实行冬季开荒;随后在施政纲领中再次强调“协助解决贫苦农民农具肥料种子的困难”及“协助山民解除兽患、开展水利、消灭荒灾”,开辟荒地发展生产。1944年春,浙东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主席连柏生领导机关工作人员,仅在半日之内就开辟荒田1亩。鄞西某地因“清剿”致农村劳动力短缺,为响应春耕运动,政府工作人员帮助农民耕作,群众见状若遇亲人,纷纷诉说苦衷,同时表达对新政府的信任。除此之外,根据地还开展了打猎、灭虫、互助合作等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巩固了根据地。
1945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中局指示,浙东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撤离浙东大地。今天重新考察浙东根据地的群众工作,更加体会到浙东抗战的艰辛,更加理解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对于我们今天的群众工作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