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期●青少年绿洲●

三烈中学:纪念为国捐躯的龚家三兄弟

作者:石琴昌


烈中学是上海市崇明区的一所全日制初中,校名源于为国捐躯的龚家三兄弟——龚兆奇、龚兆林和龚兆智。

龚家三兄弟出生于崇明新河镇一户贫困农家。19383月,日寇侵占了崇明岛。目睹祖国山河破碎、同胞遭受屠杀,龚家三兄弟先后到江北投奔新四军。

老大龚兆奇

龚兆奇为人慷慨,自小爱打抱不平。1938年崇明沦陷后,他与二弟龚兆林同赴苏北,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他作战勇敢,常受到表彰。19394月,龚兆奇返回崇明,担任共产党领导的“崇明县民众抗日自卫总队”2大队1中队班长、分队长,在家乡坚持抗日武装斗争。9月,龚兆奇在一次战斗中肘部中弹,但坚持不下火线,包扎后率队再次冲杀敌人。此战,他和战友们共缴获轻机枪4挺、步枪50余支。

崇明抗日部队的活动,使敌人惶恐不安。19407月,日寇从上海等地调集兵力,在军舰掩护下登上崇明岛,开始一个多月梳篦式的“大扫荡”。在党的领导和“崇总”的指挥下,龚兆奇将队伍化整为零,与敌日夜周旋。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他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牵制日寇,保存抗日武装力量。随后,根据上级部署,他又率部撤至江北启东、海门一带。龚兆奇北撤之后,日寇恼羞成怒,将他的父母抓去严刑拷打,威逼他们说出儿子和部队的信息,但他父母深明大义,不向鬼子屈服,始终未吐露实情。

龚兆奇从战争中学习并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很快成长为优秀军事干部,于1940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6月,部队选送龚兆奇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学习。他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发奋学习、成绩优异,结业后被调到南通警卫团26连当连长。在战场上,他总是身先士卒,受到战士们的敬重和爱戴。

194212月,日伪军将南通及其周边地区划为“清乡”区,开始“清乡扫荡”。一次,日寇与两个大队的伪军由东社向西增援金沙,龚兆奇根据情报,带领部队连夜赶到伏击地点,将敌军打得狼狈逃窜,还损毁敌人汽艇1艘、掷弹筒数具。紧接着,他又率部奇袭海门县城,不到20分钟就端掉敌人仓库1座,炸了洋行1家,活捉日本鬼子2人和伪军6人,缴获轻机枪等一批武器,受到苏中军区通令嘉奖。反“清乡”斗争开始以后,龚兆奇奉命率领全连跳到外线,开展了一系列破袭战和伏击战,沉重打击了日本鬼子,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

由于在战斗中表现突出,19445月,他升任团教导队队长。此后,他一直在部队指挥机关工作。

参军以来,龚兆奇参加了大小几十次战斗,如三战如皋、激战兴化、保卫掘港、浙西三次保卫战、涟水之战,以及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战役等。194910月,第三野战军进驻宁波,准备解放舟山,龚兆奇带领部分机关干部进驻萧山。25日下午,他接到军事机要任务,便带了一名警卫员和一名参谋,坐吉普车去杭州向军长汇报。晚上10时许,吉普车在返回途中翻入河中,他不幸牺牲,时年31岁。

老二龚兆林

龚兆林比哥哥小3岁,生于1921年,性格内向。崇明沦陷后,他与哥哥一起奔赴苏北,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394月,龚兆林奉命返回崇明加入“崇明县民众抗日自卫总队”,后随部队编入新四军。在革命思想的熏陶、战火的考验下,他进步很快,1939年冬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夏末,由于日寇在崇明岛上疯狂“扫荡”,龚兆林随部队撤至启东、海门一带。10月,他担任改编后的崇启海常备旅某排排长。12月,国民党顽固派趁驻掘港镇的新四军第3纵队主力移师海安、兵力减弱,突然纠集数千兵力围攻该镇。敌我力量悬殊,剩余的新四军仍奋起还击。龚兆林率队坚守环镇两天一夜,打退敌人多次进攻,为巩固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作出贡献。

掘港保卫战之后,龚兆林先后担任新四军139团分队长、南通警卫团副连长、东南警卫团作战参谋、江防大队教导员、南通警卫团参谋长等职务。

194212月,日寇再次“清乡”,每隔四五里路就筑一据点,妄图消灭新四军。一天上午,鬼子3艘满载军需物资和武器的驳船由一艘汽艇拖着,从如皋出发,经过石港区五总埔到金沙镇。龚兆林根据情报,率部埋伏在五总埔附近。上午10时许,敌汽艇驶进伏击圈,龚兆林和战士们立即开火,打死打伤十多个敌人。残敌在慌乱中砍断船缆,丢下驳船,往金沙方向逃之夭夭。这一仗共缴获300头猪、62箱子弹、9辆自行车,以及一些钱款和服装等。随后,龚兆林又带队在石港东门打了一个漂亮仗。石港东门驻有日伪军一个连,凭借工事掩护,气焰十分嚣张。战斗打响后,龚兆林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组织部队冲向碉堡,用竹竿顶着火油棉絮,硬塞进碉堡的射击孔里。敌人被烟熏得只得投降。

19439月,龚兆林率领战士们配合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短枪队,在杨港又组织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共打死日军小队长以下22人,俘虏伪军10余人。1944年秋天,龚兆林参加了通西歼灭战,率部在何家桥痛击日伪军,创我军通西歼敌的最高纪录,受到了军区司令部表彰。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挑起内战。19472月的一天,国民党军队进犯启东县大同镇,时任南通警卫团参谋长的龚兆林组织部队迎敌。战斗非常激烈,上午,南通警卫团打退了敌两个团的多次进攻。下午,敌发动更大攻势,战斗进入白热化。突然,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正在指挥作战的龚兆林头部,他倒在血泊之中,年仅26岁。

老三龚兆智

1942年秋天,龚兆智约了一位同伴,到江北去寻找两位已经走上抗日道路的哥哥。由于人生地疏,他未能找到两位哥哥,却意外碰到了龚兆奇的一位战友,遂如愿加入了新四军。

龚兆智入伍后不久,因聪明机智当上了崇明警卫团团部通讯员。19435月,他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天,他所在部队改编为苏中联抗司令部2团,他被调到3营当文书。19441月,在31连当班长的他随部队执行任务,途经海门县桃树桥时,突然遭遇日军一个大队。面对强敌,龚兆智所在部队全体指战员顽强奋战,集中3挺机枪的火力向敌人猛烈扫射。激战数小时后,子弹打光了,手榴弹也掷完了,敌人嚎叫着向我军阵地涌来。肉搏战中,因寡不敌众,龚兆智和战友们全部壮烈殉国。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当年,龚家三兄弟先后参加新四军,英勇杀敌,为国捐躯。他们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同胞三兄弟,功绩传千秋,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