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年●随感录●

大家都来向校园欺凌说不!

作者:王恩奎



前,河北邯郸14岁男孩遭3名同学杀害的消息引发全网关注,网友在痛斥凶手残忍手段的同时,也发出了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警示。当地邻居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被害男童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带大,性格比较内向,不怎么爱说话,长期被这3个小孩殴打、勒索,但家长并不知情。这让人痛心和气愤!

近年来,各地通过深入开展中小学生欺凌行为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有的地方学生欺凌事件仍时有发生,有的地方校园欺凌发生率还比较高,影响非常恶劣,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校园欺凌的后果也十分严重,有的未成年人因为无法忍受欺凌而自杀自残。

频频上演的校园欺凌事件中,有个共性问题:施暴者和受害者多为未成年人;施暴手段残忍,成为触及刑法的违法犯罪问题。然而,有的学校在欺凌防治中角色失当。部分教师出于自身工作绩效考虑,不及时上报校园欺凌事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其视为嬉戏打闹。而校方防治角色的偏离与失当,会被学生理解为对欺凌行为的“默许”。

防治校园欺凌要多管齐下。首先,学校要重视校园欺凌问题的干预体系、防范机制建设,与社会、家长建立共治网格,全方位、全过程开展中小学生欺凌治理,进一步细化监督监管,对校园欺凌现象形成震慑,逐渐制止校园欺凌问题发生。其次,有关部门应加强普法教育,为依法治教创造良好环境,让所有的学生知道打骂欺凌他人是违法犯罪行为。要将法治教育融入日常思想道德课堂,避免简单的“大道理”说教,可通过上教育专题课、设置宣传展板、播放警示资料片、发放宣传教育卡片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欺凌治理工作,强化学生法律意识,维护学生身心安全。

家庭作为未成年人“第一所学校”,应当强化家庭预防和教育责任。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动态,同时不以打骂方式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信心和勇气;鼓励孩子遇到问题和困扰勇敢说出来,第一时间向老师和家长反映情况;教育孩子万一遇到校园欺凌事件要怎么保护自己、知道该向谁求助。必须在家校、公安等部门多方配合下,将校园欺凌制止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