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期●文化战士天地●

王恺:文坛老兵 翰墨名家

作者:罗先哲




 

王恺是军旅文艺老战士,当代著名作家和书法家。他曾任渤海军区耀南剧团编导股副股长,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创作股股长兼戏剧创作组组长,海军政治部文艺处副处长、创作室主任(正师职);1960年后任北京市文化系统党委成员、《北京文学》编辑部党支部书记、王铎书画院名誉院长,曾荣获独立功勋荣誉章和抗战胜利纪念章。

王恺,原名王华峰,1929920日出生于山东省利津县台子庄的一个农民家庭, 7岁入利津县立第二高级小学读书。1937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沿津浦路南犯,不久学校解散。他被迫辍学,后来入私塾读书,一学就是7年。王恺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记忆力过人。他把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背诵得滚瓜烂熟,书法也在那时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期间他还阅读了不少古典名著和“五四”以来的优秀文学作品。

1944年夏,他和邻村盖家庄的陈汇泉(后改名陈戈),一起赴垦利县杨家嘴报考了耀南中学。耀南中学是为纪念我军著名抗日烈士马耀南司令员而命名的,是中共清河区党委、清河行署创办的一所抗大式学校,条件非常艰苦,住的是师生自己用土坯垒起的泥房,吃的是高粱窝头,早晨要到黄河边洗脸。学生每天除了坚持学政治、文化课程外, 还要接受军事化训练。尽管如此,王恺和陈戈却感到生活非常充实,在那里受到了革命教育,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王恺在学校还加入了“青年剧社”,经常演出抗战文艺节目。

同年初冬,王恺、陈戈在家乡台子庄、盖家庄组织部分爱国知识青年成立了“双拥剧社”。剧社建立初期有十几人,后来发展到30余人。演出的节目有话剧《一个班》、吕剧《双寻夫》 《全家乐》、小歌剧《捉汉奸》、杂耍剧《砸砂锅》,以及快板书《八里庄战斗》 《金不换》等,内容多是反映抗战的, 有的还是他们自己编写的。

王恺与陈戈,既是“双拥剧社”的创始人、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主要演员。由于演出节目内容紧密配合了当时的抗战形势,剧社日益受到县、区抗日民主政府的重视和乡亲们的支持,越办越好,演出的节目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剧社的组织与活动历时四个月,宣传了党的政治任务,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参军运动,在利津县北部农村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945年初,渤海解放区掀起了大参军运动。王恺与陈戈向“双拥剧社”的青年们提出了集体参军的倡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当时,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正拟建文艺宣传队,前来招收兵员的宣传股长王民从剧社中挑选一部分人入伍,于是,王恺等七八人于19452月参加了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区宣传队。

王恺在第四军分区宣传队工作了一年多,于1946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被调往渤海军区政治部耀南剧团,做过音乐、美术工作,担任过编导股副股长等职。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王恺除参加演出活动外,还随军征战,担负战地记者、战勤保障、军管接收等任务。

王恺在半个多世纪的文艺实践中,一直钟情和执著于文学创作。

1947年在渤海军区政治部耀南剧团期间,王恺参加了地方上的土地改革工作,回单位后,根据自已的感受写了一首反映土改的长诗《一面墙》:“进了田家集,绿树丛丛密,迎头有面墙,墙上写大字:‘拥护共产党,跟着毛主席’。说起这面墙,这墙有历史,涂过多次泥,改过多次字,每换一回字, 都有新故事。老汉田俊芳,世居田家集,望着墙上字,一本血泪史……” 作品通过墙上字的变化,形象地描绘了广大农民从被压榨的屈辱中翻身得解放的历史变革。

这篇诗文,王恺最初并没想到发表,只在同志们中间传阅,不料竟博得大家的好评。当时从华北联大文学系来了几位同志,看了也觉得很好。这大大鼓舞了王恺的写作热情。由此,他被调出音乐队,专门为剧团编写演出剧目。后来他陆续创作诗歌和小说,发表在军内外报刊上。1950年他出版了诗集《周槐亭》,开始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同年还出版了秧歌剧本《郭洪山》和歌曲集《生产联唱》 (李广宗等作曲);翌年又出版诗集《一面墙》和小说集《群妮离婚记》。从此,王恺的创作激情一发而不可收。

19505月,王恺被调入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任创作股股长兼戏剧创作组组长。1951年秋,王恺随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慰问团,赴东北慰问志愿军伤病员。在长达三个多月的慰问活动中,王恺被志愿军指战员的英勇事迹深深感染, 创作了抗美援朝题材的一首长诗和两部歌剧《雪山烽火》 《送英雄》,长诗在《人民诗歌》发表。同时,他还组织创作了快板书《一车高粱米》 (作者王桂山)和《三只鸡》 (作者李允文),荣立三等功。

时隔不久,王恺由山东军区文工团先后被调入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和海军政治部文化部,担任创作室主任、文艺处副处长,1980年后从事专职创作。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王恺除了完成必要的行政工作任务外,还把大量心血和精力倾注到文学创作上。他经常深入舰艇、海岛、场站,体验生活,发掘素材,创作了大量反映部队生活、塑造海军形象的文学作品,讴歌时代,讴歌战士们乐观向上、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1962年,王恺在鱼雷艇部队代职。为了打击蒋军小股武装特务的侵犯,他随同部队从浙江航行到福建。为保密和为减少鱼雷艇机械的磨损,鱼雷艇都由护卫艇拖带而行。在长达72小时的航行中,由于涌浪较大,王恺晕船、呕吐得厉害,但一直咬牙坚持,并吟诗夸赞海军战士:“云从龙,风从虎,狂风恶浪服从人民的水兵!”他在部队交了很多朋友,很多艇员都乐意向他交心,因而他能写出反映潜艇和快艇部队生活的长篇小说《水下阳光》 《碧雾港》。

1956年,王恺出版了第三本诗集《水兵的歌》和短篇小说集《夜航》。在他出版的文学作品中,从浙东海战、“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到西沙海战,都有一定的反映。同时,他还为海军的英模人物麦贤得、卜凤刚写了长篇传记。《麦贤得》 一书,1966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卜凤刚传》1987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这些作品在军内外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王恺的小说、散文和诗作,以文字优美、描写细腻、文风朴实、结构严谨而得到了军内外广泛的好评。《文艺报》 《文学评论》 《光明日报》等,对王恺的作品都发表过评介文章。著名诗人沙鸥认为他的诗作《鱼雷快艇》“形象非常鲜明、非常奇丽,奇丽的形象传达了英雄豪迈的感情” 。评论家凌云指出:“《水下阳光》是我国第一部描写潜艇生活的小说,所展示的生活景色,是读者过去很少见到的,因此倍觉新鲜奇丽。写大海的壮观,常常令人胸怀壮阔,深为向往,因为其中渗透着作者的革命豪情。”

王恺出版过文学作品有近20300余万字,其中有长篇小说《碧雾港》、散文《川江纪行》等7篇作品获奖。他古稀之年仍然笔耕不辍,又出版了长篇小说《麦贤得的故事》 《西沙魂》,散文集《翠微堂笔记》,译作《丽莉》等。

王恺自幼酷爱翰墨,童年在家乡读私塾时,攻书临帖八载,对任情恣性、书写疾速的草书情有独钟。王恺很喜欢浏览各种碑帖、楹联和匾额。他曾写过一篇《四海书林》的散文,记载了我国沿海的有关墨迹和摩崖刻石。上世纪70年代初,已逾不惑之年的王恺参观了西安碑林。回京后,他悉心研究历代书法,重操笔墨旧业。但他不急于创作,而是埋头耕耘,潜心临帖,临怀素《自叙贴》 《小草千字文》等达16年之久。工夫不负苦心人,王恺的书法颇得怀素神韵,临书与原作形神兼似,笔力飘逸飞动,古朴典雅,犹如松风流水,浑然天成,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王恺在他《桃花园里好耕田》一文中谈到:“我临帖十数年而不倦。我临帖多花了些时间,这都使我受益匪浅。”

王恺是当代书坛值得重视的书法艺术家。《文艺报》副主编钟艺兵在评价王恺书法艺术的文章中写道:“王恺书法作品的艺术性堪称精美。他的草书多用中锋,笔势磅礴,颇有叱咤风云之势。其小草出规入矩、境深意远,蕴藏着一种韵味。他痴迷草书,尤爱狂草,是与其长期的军旅生涯、四海为家、视野广博、胸襟旷达的阅历及深受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熏陶,特别是与他豁达大度、举重若轻、文思奔涌、狂放不羁的性格分不开的。可以说他的草书注入了作为诗人深沉思考的识见,也为抒发他的思想、情感和厚望找到了一种最佳的表达方式,是他内心情感世界的一种外化。”

王恺被国家人事部艺术委员会和中国书画家协会等单位授予“翰墨名家”、“著名书法艺术家”等称号,但始终保持着不为名利所动的大家风范,年逾花甲才办书法展,出版书法作品, 参加中国书协,其书法作品博得很高的评价。

2016年,他还将自己书写的50余件书法珍品捐献给利津县博物馆。2018318日,王恺病逝于北京,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