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3期●卷首语●

车桥战役:华中敌后反攻日军的标志

作者:江新



1944年3月,由粟裕同志精心策划、叶飞同志直接指挥的苏中车桥战役,在中国抗战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车桥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伪“清乡”的阴谋,使苏中、苏北、淮南、淮北四大战略区连成一片,是华中敌后战场转入反攻的标志。适应反攻形势的迅速发展,同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和华中局的指示,粟裕、叶飞即先后率部挺进江南,开辟了苏浙皖边敌后新区,于1945年创建了苏浙军区,为配合盟军登陆,实行战略反攻,“破敌,收京,入沪”,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为纪念车桥战役60周年,本刊本期特地发表了叶飞的《车桥痛歼日军》一文,以飨读者。

特别需要提出的,当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出现了根本的转折,反法西斯阵营在各条战线展开了全面战略进攻和反攻。为阻止日本从在华占领区抽调兵力支持太平洋战争,美国曾要求国民党蒋介石予以配合,在中国战场上发起反攻。但是,由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政府日益消极抗日,日益腐败,导致它的军队在日军进攻面前几乎完全丧失战斗力。日军为打通平汉、粤汉和湘桂铁路,连接从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大陆交通线,于1944年4月至11月向豫、湘、桂等省区发起新的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简直是一触即溃,短短8个月内损兵折将50~60万,丧失国土20万平方公里,城市146座,使6000多万同胞沦于日军铁蹄之下。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大溃败同共产党人民军队在敌后战场的凌厉攻势形成十分鲜明、强烈的对比,从此,人心也就日益背向国民党而转向共产党了。蒋介石的威望一落千丈。二战期间曾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美国将军史迪威给蒋介石取了个“花生米”的绰号,以蔑视其渺小。联系当年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和中国战场抗战的态势,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当年车桥战役以及敌后各战场的对日反攻该有多么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了!

回顾车桥战役的全过程,这一仗不论在时机、地点的选择上,还是在战役的部署上,都充分显示出粟裕、叶飞等同志的远见卓识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车桥战役中被俘的日军敬畏地连连说:“你们的粟裕埃拉依!埃拉依!(日语‘了不起’)”他们在中国抗战和中国革命中建立的不朽功勋,永远令人敬仰和怀念!


上一篇:下一篇:车轿痛歼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