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喝醉了酒,这不是说相声,它是发生在山西省某县的一件真事,我是在报上读到的。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有一天,这个县的县委书记偶然走过招待所的猪圈,发现圈内十几头猪全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他以为是猪病倒了,忙把招待所所长叫来,要他找人给猪治病。那所长听了哈哈大笑,说:“书记,不瞒你说,猪不是病了,是喝醉了!”县委书记不解,问:“猪怎么会喝醉酒的呢?”所长说:“这两天县里客人来得多,天天是宴会,喝不完的白酒、啤酒全倒在泔水里,把猪都喂醉了。”
据报道,这个县是太行山区的一个贫困县,虽然近几年经过大力扶贫,情况有所改善,但全县仍然有相当多的农民生活艰难,平时很难尝到一点酒味。人喝不到酒,而官府里的猪却喝得烂醉。这与其说是则笑话,不如说是一幅辛辣的讽刺画。
山西某县发生的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当然是个别的。但当地虽然经济困难,官员们依然大摆宴席的情形,在不少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去年11月5日《北京青年报》,发表了两位新华社记者关于东北部分城市官员高消费问题的调查,文中揭露的一些情况,着实让人吃惊。东北三省的省、市、县三级财政都很紧张,一直没有摆脱仅给公务员发工资的“吃饭财政”窘境,不少国营企业靠贷款度日,大批职工下岗。可是这儿的有些官员和国营企业的头头,照样用公款大吃大喝,出手之阔绰,令人咋舌。
请看下边这笔吃喝账:长春市10家高中档酒店,自2002年1月至11月,共开出2000元以上的发票11847张,其中5000元以上的发票924张,一万元以上的发票264张。发票上显示的消费单位,主要是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包括一些在银行里欠了巨额贷款的国营企业。
据说,有些参加吃喝的官员对媒体的批评还不以为然。一位国营企业厂长说:“咱一不贪污,二不受贿,钱没装进腰包,平时为应酬多吃点喝点有啥错?”此言差矣。诚然,高档消费本身并没有错。你用自己的正当收入,多花些钱款待亲友,这无可非议。如果是用公款招待客人,只要确实出于工作需要,也是应当允许的。问题在于,凡事都有个“度”。你所在的企业困难重重,欠着国家大笔的钱,职工常常连工资都不能按时拿到,而你却隔三差五地在高级酒楼大吃大喝,这难道是正常的吗?
既然是经济困难地区,照理就应当把有限的财力,集中用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把公款消费压缩得尽可能少些,争取早日告别贫困。有些地方所以长期摘不掉贫困帽子,固然有种种客观原因,但其中一个主观因素,恐怕就是当地的有些官员,没有集中精力振兴经济,而是热衷于搞包括挥霍公款吃喝在内的不正之风,忘掉了人民公仆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