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为追悼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虽已过去80年,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却显示出永恒的魅力!
一
1943年3月,延安中央警备团组建直属警卫队,直接负责毛泽东主席的安全警卫工作。警卫队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毛泽东机要秘书叶子龙直接领导;队长由老红军古远兴担任;队员共25人,张思德是其中之一。
张思德,1915年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参加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勇敢,曾在一次战斗中一人夺得两挺机枪。他先后当过勤务员、通信员、警卫员,参加过长征,曾三次负伤。1938年,他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长,认真负责地带领全班战士完成机要通信、站岗放哨、开展生产和建窑烧炭等各项工作。
张思德为人老实,不善言词,但近身格斗和手枪射击成绩在25名警卫队员里数一数二,人又机灵,所以被分在专门负责毛泽东贴身护卫的警卫二班,就住在毛泽东隔壁。
张思德每天早上起床,先轻手轻脚地把院子打扫干净。每次护卫毛泽东外出,他总是提前将两把驳壳枪擦好,子弹一枚一枚地仔细检查,确保关键时刻绝不哑火。
警卫队不仅担负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驻地的警卫和勤务工作,也要帮助完成分配给首长的生产任务。张思德站岗、送信、送文件、搞生产,样样都做得非常出色,多次得到毛泽东称赞。
二
毛泽东在张思德调进卫队之前,就跟他有过两次不同寻常的邂逅。
1941年冬天的一个上午,张思德一行三人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执行任务。途中路过石砭时,他们见到毛泽东的小汽车陷在磨沟的冰窟窿里,赶忙过去推车。毛泽东和卫士也下了车,五个人一齐用力推。可是,车子后轮在冰上原地打转,没有向前动。张思德见状,立即把鞋袜一脱,跳进冰水中,抱起大石头对准车轮前的冰坨子猛砸,又喊另两名战士一起把冰坨子砸碎,再找来碎石垫在车轮子底下。司机发动汽车,“咕咚”一声,车轮子终于从冰窟窿中滚了出来。毛泽东一边用双手给张思德暖手,一边叫大家给他搓腿。毛泽东仔细端详着张思德,拍着他的肩膀,风趣地说:“小同志,你是路见不平,舍身相助!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哩!”临上车时,毛泽东又问张思德叫什么名字。张思德立正行军礼答道:“报告毛主席,我叫张思德。”毛泽东问:“是哪个思?”张思德答:“是思想的思!”毛泽东一下子来了兴致,问:“是不是张翼德的德?”张思德说:“是!”毛泽东听了高兴地说:“好嘛,有思想又有道德!”
1942年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在杨家岭建造中央大礼堂。施工时,从当地请来一些建筑工人,中央警备团各连队官兵则轮流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有一天上大梁时,支架的木杆断了,架子晃动,粗大的木梁下坠,眼看就要砸到下面干活的工人和战士。千钧一发之际,张思德冲过去,飞身跨上架顶,用肩头死死顶住大梁。随即,又有几个战士和工人也跟着冲上去顶住大梁。梁下的人员安全了,可是张思德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趔趄从架子上摔下来。
“班长!”“张思德同志!”大家惊叫起来,惊动了正好路过的毛泽东。毛泽东快步过来,立即下令随从人员去枣园中央医院请医生过来,并叫大家把受伤的张思德就近抬到他的窑洞里。毛泽东仔细一看,认出了张思德,亲切地说:“老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
在场的几个战士很惊讶,毛主席咋知道张思德的名字?他们不知道,之前那次推车,张思德就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思德后来被调进毛泽东的内卫班,极有可能是毛泽东亲自发的话。
三
1944年下半年,各根据地选出的党的七大代表已陆续奔赴、抵达延安。中央估计大批代表将在延安过冬。为了给这些代表准备防寒烤火用的木炭,中央办公厅轮流组织各单位人员到安塞山中烧木炭。
毛泽东卫队里新战士多,会烧炭的人只有张思德、白仓、王玉森三人。队长古远兴就派他们仨去安塞县最南边的石峡峪村(盛产烧炭的好材料青冈树)建窑烧炭。除了他们仨,还调来两个战士武根虎、金洪奎。这个五人小组,由张思德负责。
1944年9月5日一大早,张思德便带大家上山开挖新炭窑。他们建好一眼窑,打算再建一眼,两眼窑同时烧。张思德、白仓进窑挖土,其他三人在窑外负责接土、倒土。
上午10点,下起了大雨,五人冒雨继续挖土。由于土质松软,加上雨水渗透,即将挖成的窑洞有些变形。11点钟左右,张思德发现头顶上的泥土突然成片成片地往下掉,意识到窑要塌了,大喊一声:“危险,赶紧跑!”白仓正在挖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张思德使出浑身力气,猛地把白仓推向窑口。
就在此时,支撑炭窑的墙塌了,被张思德推出的白仓被埋了半个身子,窑外三个人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扒了出来,张思德却被埋在了炭窑里…… 四人都吓懵了,赶紧用铁锹和十字镐,拼命地挖刨了好半天,才看见张思德的腿。等他们将张思德刨出来时,张思德已经没有了吸呼。
四
当晚,噩耗传回警卫队,同志们万分悲痛。古远兴考虑再三,决定把张思德牺牲的消息直接报告毛泽东。
毛泽东听后很吃惊,默然良久,他对古远兴批评道:“前线打仗死人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后方搞生产死人是不应该的。”毛泽东给古远兴下了三条指示:“第一,给张思德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叫吴烈买一副好棺材,入殓后运回延安,把张思德最喜欢的那双白球鞋也装在棺材里;第三,你去向李克农副部长汇报一下,让他准备开个追悼会,我参加,在家的领导同志都要参加,我要讲话!”
毛泽东特别强调“把张思德最喜欢的那双白球鞋也装在棺材里”,是怎么回事?
原来,张思德在边区体育运动中,打篮球获得一双白球鞋,一直舍不得穿。有一天,他因为洗了布鞋,站岗时就穿了这双球鞋,恰被毛泽东看到。毛泽东知道张思德以往都是穿旧布鞋或草鞋,突然换了漂亮的新球鞋,还以为他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些不高兴。多亏古远兴解释,才消除了误会。
过了两天,张思德穿回旧布鞋上哨。毛泽东看见后,就故意逗他:“你那双漂亮的白球鞋怎么不穿了?是不是舍不得穿,又放了起来?”说完,两人都大笑起来。
五
张思德牺牲三天后,9月8日下午,中央警备团、中央社会部和中央办公厅一千多人,在延安凤凰山脚下的枣园后院河沟广场,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场搭起棚布,主席台中央悬挂着张思德的遗像,旁边挂着毛泽东题写的“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挽幛。
下午2时许,天空灰蒙蒙的,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身穿粗布衣,在时任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和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的陪同下来到会场。毛泽东的脚步沉重缓慢,表情严肃庄重。他缓步登台,走到张思德遗像前默哀。当中央警备团政治部主任张廷祯介绍完张思德生平事迹后,毛泽东即席作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 演讲。
毛泽东边讲边打着手势。当讲到“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时,他两手往下用力一压;当讲到“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时,他把手掌卷成一个喇叭筒状,放在嘴边一吹……毛泽东虽没有拿讲话稿,但说的话显然经过深思熟虑,并且还有着更深的思考。
毛泽东讲了半小时,对“为人民服务”的意义阐述至详,让在场的同志无不受到深刻教育和鼓舞。中央办公厅秘书处速记室主任张树德对演讲内容作了速记,之后又与其他人员对文稿进行了核对和整理,成文后由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呈毛泽东审阅。毛泽东看后,稍事斟酌,即挥笔在文稿上方落下了“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作标题。
六
1944年9月21日,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头条发表新闻《毛主席参加张思德追悼会》,全文刊登了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讲话。第二版则刊发有《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事迹》的长篇报道。从此,“为人民服务”传遍了延安,传遍了陕甘宁边区,传遍了全国各解放区,张思德的形象也就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代名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被贯彻到全党全军,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本!
毛泽东早就打算用“为人民服务”来统一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党政军民的思想。因为此事,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加清晰、明朗。张思德的死是偶然的,但毛泽东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推广到全党全军和各抗日根据地人民中去,是必然的。
后来,毛泽东又进一步阐述并不断完善、丰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就在张思德追悼会十天后的9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在杨家岭中央礼堂举行招待八路军留守兵团全体模范学习代表,以及从敌后转战归来参加整训的各部队战斗英雄代表大会,毛泽东发表了题为《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演说。他说:“因为我们的军队是真正的人民军队,我们的每一个指战员以至每个炊事员、饲养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
同年10月4日,毛泽东到清凉山中央印刷厂礼堂看望《解放日报》及新华社全体工作人员时,在讲话中勉励大家“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把《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办好”。讲话中,他首次在“为人民”前加上了“全心全意”四个字。
1945年4月23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致的开幕词中明确告诫全党:“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24日,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在讲到我军宗旨时指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升到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和党的一切工作“出发点”的地位。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其中明确写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现在,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北京中南海新华门的影壁上,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仍同门前飘扬的国旗、高悬的国徽相互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