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期●卷首语●

活“烈士”童子南的传奇人生

作者:钟昌凯

童子南,一位董存瑞式的炸碉堡英雄;他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因为他在一个小渔村默默无闻地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还是一位“烈士”,因为他的“遗像”挂在解放军驻晋某部的荣誉室数十年。
  阳春三月,笔者慕名来到江苏省洪泽湖畔的泗洪县龙集镇田集村,探访这位传奇式人物一一活“烈士”童子南。
  86岁高龄的童子南老人虽然腿部受伤行走要人搀扶,但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当得知笔者的来意后,老人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我1940年参加新四军以后,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先后12次负伤,其中3次重伤,荣立过4次战功,其中一、二等战功各一次。1946年,在宿北战役中,我冲锋到一条巷子里与几个敌人相遇,拼起了刺刀。我接连刺死了4个敌人。在激战中,不知什么时候我的头部也被敌人刺中,鲜血直流,全身多处挂彩,但我毫无感觉。瞧!我的脑门上寸把长的刀疤”说到激动之处,老人仿佛又回到了战争年代。
  在百余次战斗中,童子南老人唯独对在青阳(现泗洪县城所在地)战斗中自己舍身炸碉碉堡的壮举颇为自豪。“那是1948年3月,我淮北中心区大部分地区被解放了,唯有青阳镇还在国民党手中,他们负隅顽抗。3月18日,我所在的部队奉命攻打青阳镇。在团长叶道友的指挥下,战斗进行了一天一夜,青阳镇的守敌大部分被消灭,只有距青阳镇1500米的南小坪碉堡里的敌人拒不投降。南小坪南依汴河,深沟暗堡,易守难攻。19日凌晨,上级指示我所在的排不惜一切代价扫清障碍,尽最大努力减少总攻损失。凌晨5时,爆破组的同志在火力掩护下,抱着炸药包直奔敌人最后一个碉堡。战斗中,先后有4个战士都中途牺牲了,眼看快到总攻时间。这时,我着急地对排长刘振严说:排长,我是副班长,现在我上。如果我不能回来,请你为我写一封信寄到家里。’说完,我甩下棉衣,把已经点着火的香(点燃导火索用)往胳膊上一捆,手拿木杈,抱着18公斤重的炸药包,在猛烈火力的掩护下,匍匐爬向敌人的碉堡。就在我接近敌碉堡时,右腿不幸被乱弹击中,骨头被打断,顿时昏了过去。稍顷,我醒了过来,强忍着疼痛,用左腿勾回被甩出去的木堡,艰难地把炸药包靠到了敌碉堡上。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部队在打扫战场时,没有发现我的遗体,战友们估计我爆破时已经牺牲。于是团长叶道友亲自为我主持隆重的追悼会,并向我的老家浙江杈县寄去了烈士证,为我筑了坟墓。部队还把我的事迹写进了军史。其实,我当时没有死,是被巨大的气浪冲出去昏了过去,后被紧跟上来的支前民工抬到洪泽湖边的田集医院抢救才得以生还。”
  1951年,童子南伤愈出院后,全国已经解放。他本可以回到一别多年的故乡,但他与泗洪这片热土有了深厚的感情,于是申请留在泗洪。作为战士,他战斗在泗洪;作为百姓他要建设泗洪。1955年,经人介绍他与当地沈姑娘结为伴侣,现有3男1女:长子童河通为公安战士,在一次与罪犯搏斗中英勇牺牲;次子在县教委工作;三子童河国正在南京军区某部服役;女儿在水利部门工作。他们都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
  “文革”期间,由于没有人能证明童子南的战斗经历,他被人诬陷为“逃兵”,各种证件都被没收。几十年来在农村的风风雨雨中他无怨无悔,身残志坚,靠看庄稼、摆渡、捕鱼、摸虾养家糊口。
  1980年6月,对于童子南来说是他人生的转折之年。他原来的老战友、老排长刘振严调到泗洪县任计划处处长。刘振严想起了“烈士”童子南,他到县烈士基碑上寻找童子南的名字,但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要求民政部门要过细地核对英烈名字,并建议把童子南的名字补上。县民政局办事人员一听童子南的名字,觉得很熟悉,随即在伤残军人花名册中翻到了童子南。刘振严心想是否是个同名同姓的人呢?当他怀着疑惑的心情来到龙集镇田集村找到童子南时,心中的迷雾才在两人拥抱的狂喜中化为乌有。从此人们才知道“烈士”童子南还活着,他的传奇人生也为世人所知晓。有了刘振严的证明,再经过组织的层层核实,童子南不但洗清了“罪名”,而且得到了一等甲级残废军人的证明,从而享受到离休干部生活待遇。
  童子南,这位耄耋之年的伤残军人,共和国的英雄,受到了泗洪人民的敬重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