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摄于 1950 年的照片,照片的背面竖写着“摄于定海,给婆母大人、四弟、大妹、小弟留念,媳荷芳 1950·9·13”。照片上那位身穿列宁装、头戴八角帽、脚着黑力士鞋的女同志名叫王荷芳,她的这身穿着是解放初期在军管会工作的女同志的典型着装;那小孩是她的儿子,抬着头好像在问:“你是妈妈吗?那爸爸呢?”
事情还得从1945年8月说起。1945年8月15日,历经8年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了。9 月,新四军苏浙军区奉命分批北撤。时任连指导员的李安民同志告别了已有身孕而不能随部队行动的战友和妻子王荷芳,随军北上了。而怀着身孕的荷芳则留在浙东坚持隐蔽斗争。1946 年春,荷芳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生下了儿子小明。
当时,党的隐蔽工作充满艰险。一个单身女人带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无奈之下她含泪把儿子送到老百姓家中寄养。当年,群众家中连大米饭都难见到,没有母乳喂养的小明生下来时就瘦小,加上后天又无营养可言,瘦得皮包骨头,全身还染上了疥疮。荷芳不知如何是好,丈夫又不在身边,如果儿子有个三长两短,以后怎么向胜利归来的丈夫交待呢?再说儿子还未见过父亲呢。
母亲看着儿子心痛,有什么办法既不影响工作,又能使儿子健康成长呢?正在左右为难之时,荷芳想到了婆母大人。婆母虽然没文化,却是一位有正义感、支持儿子参加革命的好母亲!荷芳偷偷地把小明抱到舟山群岛的定海城内婆婆家中。这位明理的婆婆对荷芳说:“荷芳,你放心,小明是我李家的骨肉,我有一口饭吃,就饿不了小明,我这把老骨头一定把他带大。但坏人不可不防!让人知道这孩子是我当新四军的儿子生的话,那阿拉小明和大家的性命就难保了。我看这样,对外我就说这小孩子是人家叫我养的,我带个小孩补贴家用。也不教小明叫我阿娘(定海方言称祖母为阿娘),就教他叫我阿婆好了。到你们胜利了,夫妻团圆了,我再教孙子改口,告诉他的父母是谁,我想我的孙子会听我话的。”这时,荷芳已是热泪盈眶,她紧紧握着婆母的手,再次亲亲小明的脸,说了声:“妈!不孝媳妇拜托了,您多保重!”她转身离家消失在黑夜中,奔赴革命征程。
在奶奶的精心调养下,小明的脸蛋上长肉了,有了可爱的笑容,身上的疥疮也治好了。周围的人家说李家阿婆好手气,把一个烂脓蹩脚的小孩养得这样可爱,比待亲孙子还亲。阿婆听了只是笑笑。
1950年9月的一天,在宁波军管会工作的王荷芳,带着急切盼儿和思念丈夫的心情,从宁波渡海到了定海。当看到儿子小明时,她噙着泪水迫不及待地给儿子换上新衣和新鞋,听到婆母在教小明“这是你妈,快叫妈妈!”时,她的心亦喜亦悲。看到小明的可爱样子,如果他爸爸也能一同来那又该多好呢?也不知这孩子何时能见到父亲?
短短的几天假期很快到了,她想带儿子到照相馆拍照留念。可是,几年来随婆母长大的小明不相信这位女同志是自己的妈妈,不肯叫妈妈。听到摄影师在说:“要照了,你们笑一笑。”咔嚓一声,这时小明突然抬头看妈妈好像在问:“你是妈妈吗?那爸爸呢?”而妈妈的表情沉重,毕竟自己还不知道丈夫李安民的消息照完相后荷芳就返回宁波工作。
消息终于等来了,可是等来的却是李安民同志的烈士证书原来李安民同志已在1946 年8月,在淮阴一次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他来不及看到革命的胜利,也来不及看上儿子一眼就永远地离开了他的亲人、战友!
这张照片是 50 多年前的历史定格。孩子,千万不要忘记,今天的革命胜利是无数烈士的生命换来的,它来得多么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