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2期●征战纪事●

开仓济贫

作者:崔庆民

  
  
  1947年底至1948 年初,我随华东野战军参与山东潍坊解放的接管工作。接管会书记是彭真,主任是曾山。
  此前,曾山对我们说:现在全军已经开始大反攻,不久我们就要解放潍坊、青岛、济南、徐州,还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我们现在即将进入潍坊,接管工作的任务是:一、肃清散兵游勇,保持社会安定;二、接管城乡,恢复与发展生产,发动群众救灾度荒;三、废除伪政权,建立人民的新政府。我们要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只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是会拥护我们的。
  我是从农村来的,对农民较熟悉,在分配工作时,我要求到农村去。于是,我被分配到潍县望留区。工作组长是沂蒙山老区某县的县长,妇女主任是掖县的原妇联主任。开始,就是我们3个人,以后又陆续来了一批同志。
  领导叫我到乡里当办事员。我负责联系的那个村有 30 多户人家,我一户一户去看望。有一户姓孙,全家5口人,夫妻都 30 多岁,因交不出租粮,男的被打断腿躺在炕上不能动弹。其子柱子,13岁,还有两个更小的女儿,他们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我掀开他们家的锅盖,什么吃的东西都没有,灶底灰都是凉的,一问才知他们家已有几天没吃东西了。调查下来,在这个村子里,像柱子家断粮的有近10家,缺粮的有近20家,家中粮食可以吃到麦收的,只有一家。据其他同志反映,全乡各村都与我所在村庄的情况相似。于是,县、区委决定:不能饿死一个人,要迅速开仓济贫。领导分配我找伪区长训话,要他把伪政府仓库的钥匙交出来。
  伪区长张意合,抗战前任国民党的区长,日寇侵占潍县后,他又做日伪区长,日本投降后,他仍任国民党的区长,其子是乡长。他们耀武扬威,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群众敢怒不敢言。
  那时,我只有 21 岁,年纪轻阅历浅,对能否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心里没底。领导看到我有些顾虑,鼓励说:“不要怕,有党有我们给你撑腰呢!”
  我鼓起勇气,叫张家的佃户老大爷通知张意合,我要找他谈话。那位老大爷开始也有点畏惧问我:“他要不来呢?”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现在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天下,不是他做区长的日伪时期,不来不行,非来不可!”不久,张意合在老大爷带领下来到我面前。他拄着拐杖,不时地理理胸前的花白胡须,还放不下他那“区长”的臭架子。
  我令他坐在对面的长凳上,开始问他: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张意合。
  “多大发数?”
  “75岁。”
  ““七·七事变前你做什么?”“国民党的区长。”
  “日本人侵占时期你做什么? ”
  “区长。”
  “日本投降后你做什么?”
  “仍任国民党的区长。我哼了一声:“你是‘三朝元老’呵!”
  他翻了翻眼皮,看着我说:“你很年轻。”
  我感到他藐视我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干部,便当即还他一句:“有志不在年高!”他低下了头。
  我严厉地对他说:“张意合你听着,你是国民党反动政权区长,又当过日伪汉奸政权的区长你的罪行要一桩桩一件件地向人民交待清楚,否则人民不会轻饶你的!”这时,他已额头出汗。
  “现在你回去先将粮库的钥匙交出来。”
  他翻了一下眼皮,咕哝着说“这是国军的粮库。”
  我愤怒了,狠狠地训斥他说:“就是青岛、济南、徐州、南京,我们都要把它打下来,你别做你的国军梦了!你难道还要为国民党死守仓库吗?你必须将钥匙交出若有半点延误,必将严惩不贷! ”
  听了我的这番训话,他再没说什么,低着头走出院门,到家后将藏在地窖里的钥匙交了出来。
  第二天一早,衣衫褴褛的群众在仓库门口排着长队,工作人员打开粮库,按人口发给他们应得的粮食;对病倒、饿倒不能前来领粮的人家,由亲朋代领;没有亲朋代领的人家,由乡里工作人员上门送粮。
  在两天中,我们将仓库里的小麦全部发放完毕。
  “开仓济贫”这一义举深受人民的拥护,乡村中不少人成为治安、生产、支前、参军、建政的积极分子。每当我们到区里开会,天黑还没有回来,柱子和其他10多名青年,就手拿棍棒出村迎接我们,怕我们遭坏人袭击,直到把我们送到乡政府,他们才放心回家休息。
  过了两个月,我因生病没有到柱子所在的村里去。有一天下午,柱子爹就叫柱子妈带着柱子提着积攒的鸡蛋到我住地,说给我补补身子。我不要,他娘俩无论如何也要我收下。柱子娘说,吃了共产党的救济粮,我们一家才活到现在。家里拿不出别的东西来感谢你们,这30个鸡蛋你们无论如何也得收下,不收下,就是看不起俺。柱子说,来时爹交待,你不收,俺娘俩就不走。
  他们刚渡过生死难关,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我们怎么能收她的鸡蛋呢?我再三向她解释,共产党的干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纪律,我若收下,就是违反纪律,就是犯错误。柱子娘说,你一不偷二不抢三不骗,这是俺全家商量好多天,自愿送的。这会犯什么纪律?
  我看她这样真情,实在没办法,就说:“我收下你的鸡蛋,你得收下我的钱。”
  “噢!兄弟,你这就见外了。我又不是卖鸡蛋的,我要卖鸡蛋,哪里不好卖,何必跑到你这里来卖?”
  “你不收下钱,我怎么也不会收下你的鸡蛋。”
  柱子娘看我坚持不要,无奈地把钱装到衣袋里。我们又谈了一会村里的情况,太阳快落山了她娘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晚上我睡觉时,才发现她乘我不注意时,把钱放在我的枕头下面。第二天一早,我把钱如数送到她家里。我对孙大哥全家说“你们的情我领了。鸡蛋我收下钱你们也应收下。你们对共产党有感情,希望你们今后积极支持乡里的工作。”后来,他们成为乡里各项工作的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