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在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编辑按:在纪念胡耀邦同志九十诞辰之际,本刊重新发表 1955年3月,胡耀邦同志在第三次全国少年儿童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把少年儿童带领得更加勇敢活泼些》。该讲话饱含着胡耀邦同志对少年儿童无限关怀和殷切希望,强调要注意培养儿童开朗、勇敢、活泼的性格,从积极方面去引导他们,满足他们的兴趣和要求,为广大少年儿童工作者留下了保贵的精神财富,对今天的少年儿童工作仍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在少年儿童工作中,现在流行着一种有害的做法:就是不许少年儿童“调皮”,要他们“斯文”“规矩”。究竟少年儿童“调皮”一些好,还是“斯文”“规矩”好呢?这是当前少年儿童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孩子,培养他们优良性格的问题。
我认为,少年儿童还是“调皮”一点好。自然,这样说还不够清楚,我们要具体研究一下:什么叫不许少年儿童“调皮”?一般来说,有这样几个内容:一是不许争论,二是不准打架,三是走路不许跳,四是不许高声说话。孩子们是很好奇的,在他们的小脑袋里充满了许许多多奇怪的问题,例如:太阳为什么总是在早上升起来?月亮为什么老是跟着我走等等,他们都想探求个究竟,问出其中的道理来。这种对于自己不懂和不赞同的事物,敢怀疑,敢提问,是很好的,我们要耐心给以解释和说服,直到他们弄明白为止。这样才有助于培养他们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如果我们不许少年儿童“争论”,一味强调听话,听教师的话,听家长的话,听辅导员的话,听大队长的话,好话听,不正确的话也听。就是不许孩子们讲话和争论,结果就会造成他们不去思索,只知盲目服从,唯唯诺诺。孩子们打架,我们固然不提倡,但是,在课余时,两个人抱在一起摔跤,应该是被允许的。国际体育比赛中就有一项摔跤,为什么我们不允许孩子们摔跤呢?孩子们之间发生一些争吵和打架,是免不了的,不必大惊小怪。有人说:“这岂不是太粗野了吗?”其实,粗野怕什么,粗野当中也反映出勇敢、豪放的性格。听说,戴着红领巾的孩子是不许打架的,他们要打架时,先把红领巾摘下来。然后才打,这说明孩子们爱动,我们在有些地方消极限制过多。你不准他打架,他就背地干一场。这样,反而使他们变得不诚实了。至于要孩子们“走路不许跳”,“不许高声说话”,更是没有道理。小孩子很活泼,走路就爱蹦蹦跳跳的。不这样,难道要他们像小脚老太婆那样走路吗?小孩子是童音声音有点吵人,这很自然,现在有的孩子开会时,细声细语的这样讲话:“主席,我有一点意见,但很不成熟,说得不对,请大家原谅。”像这样话不敢讲,意见不敢发表,还谈得上什么勇敢和诚实呢?所以,像上面说的不许少年儿童“调皮”,实质上就是压制和摧残少年儿童的性格的健全成长,把他们变成毫无生气,呆头呆脑,放在那里动也不动的“小大人”。
另外,我们还有些同志把少年儿童培养得娇娇滴滴,轻视人民,轻视劳动。比如,要开展什么活动,一切都要给孩子们安排得舒舒服服,不让他们扫地,不让他们抬凳,什么也不要他们做,以为他们就只是读书,呆板地知道一些书本上的知识。要使少年儿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就一定要他们做些体力劳动,开展有关体力劳动的活动,如植树造林,修整校园,打扫清洁卫生等,否则是不行的,等于说空话。有些同志要锻炼少年儿童的身体,只是注意营养,每天半磅牛奶不够,改为一磅牛奶,但是却不允许他们去划船,去爬山,怕碰破了皮,怕摔伤了,甚至连三四里路的野游也不敢让孩子们去,怕累倒了,又怕日晒雨淋了,顾虑非常之多。这样,把少年儿童养得娇娇滴滴,弱不禁风。要增强体质,营养固然重要,但是“唯营养论”是不行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每天吃人参燕窝汤,很富于营养,结果十七岁还是“鸣呼哀哉”了。身体是锻炼出来的,单靠营养是不行的。我们要孩子们有健壮的身体,经得起风吹雨打,不像温室中的花草一样,就应该提倡锻炼。
为什么有些同志会这样看待少年儿童,会这样要求少年儿童呢?我认为主要是这些同志犯了主观主义的毛病,以成年人的思想、心情揣度少年儿童,用将来对他们的要求来要求他们,用对待成年人的办法来对待他们。这样做是不行的,要把事情办坏。因为,少年儿童就是少年儿童,不是成年人。当然,这里也反映了在少年儿童工作中,还受着陈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旧社会,在剥削制度下,人的个性是不可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剥削阶级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驯服的奴才,就是训练人虚伪,把人培养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现在有些同志把那种服服帖帖,不敢言笑,无生活知识的所谓“斯文”“规矩”的人,认为是“好孩子”,这和我们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自然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我们的少年儿童是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的继承人,他们应该是朝气蓬勃,不怕困难,乐观而富于创造性的人。因此,注意培养儿童开朗、勇敢、活泼的性格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儿童有着旺盛的精力,他们天性活泼好动,这些都是他们的宝贵的特征,不是件什么不好的事情。因此,我们应该善于保护这些特征。如果我们能注意从积极方面去引导他们,满足他们的兴趣和要求,有领导地发展他们的才能,就可以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相反的,如果一味地加以压抑和限制,必然会伤害了孩子们的朝气,妨碍他们健康地成长。
同志们,我们工作成绩是很大的,但是也有缺点。对于缺点,我们绝对不隐瞒。现在有缺点,将来还会有缺点,只要我们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勇敢前进,我们是一定会把工作愈做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