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期●连载●

金日成与张蔚华(三)

作者:长篇原著:吕明辉 故事梗概:韦 潇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金日成将军回到祖国朝鲜。在百忙的公务中,他一刻也没有忘记好友张蔚华,对张蔚华遗属非常挂念,多次派人到抚松县寻找。

19462月末,东北民主联军人民自卫军李红光支队奉命来到抚松剿匪。除了剿匪外,这支由朝鲜人组成的支队还负有另外一个任务:受金日成将军的委托,在抚松寻找张蔚华烈士遗属。遗憾的是,李红光支队来到抚松之后,因为军情紧急,并没马上寻找张蔚华烈士遗属,而是立即投入到紧张激烈的剿匪战斗中。这样一来,就使金日成将军与张蔚华烈士遗属取得联系的机会失之交臂。因为就在这段时间里,本来是当地富商的张万程免不了要遇到冲击与麻烦,于是他带领全家暂时离开了抚松去了沈阳等地。

1947年夏天,一个叫张哲镐的又带着金日成首相对张蔚华烈士遗属的关切,来到了抚松。这次,张哲镐是带着朝鲜人民的意愿回抚松将金日成父母——金亨稷夫妇的遗骨迁回朝鲜的。行前,金日成首相嘱咐张哲镐去看望张蔚华烈士的遗属。张哲镐来到抚松,在完成迁移任务之后,找到了张蔚华家,见到了又回到抚松的张蔚华妻子王雅清。当张哲镐告诉她是金日成首相让他来看望张蔚华烈士遗属的时候,她流泪了。王雅清如实地诉说了同公公一家人离开抚松暂避风头的经过,并且请张哲镐向金日成首相转达她的问候。

19595月,朝鲜党和政府决定向中国东北东南部地区派出“抗日战迹地考察团”,收集金日成将军当年带领朝鲜人民革命军在这一带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的资料。

临行前,金日成首相在办公室接见了考察团正、副团长。金日成说:“张蔚华牺牲已有20多年了,可我至今还没有好好问候过他的父母妻子,你到了抚松,就替我向战友的遗属转达我的问候吧。”他又说:“张蔚华虽然是中国人,但他无异于朝鲜人,无异于朝鲜革命家。他所建立的业绩,不仅在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史册上,而且在我国的抗日革命史册上,都能占有光辉的一页。”

1959514日,朝鲜抗日战迹地考察团进入中国东北境内,先后到临江、长白、抚松、磐石、桦甸、吉林等地进行考察。810日,朝鲜抗日战迹地考察团来到抚松。812日,朝鲜抗日战迹地考察团来到张蔚华烈士家。当朝鲜同志来到张家老宅时,张家人迎候在大院门口。

考察团团长朴永纯见了张家人,端端正正地敬了个军礼,眼睛里盈着泪水。这个抗日老战士当年穿过张蔚华送的军装,吃过张蔚华送的粮食,使过张蔚华送的武器,用张蔚华送的药品治疗过战伤……军礼中既有一位老抗日战士对战友遗属的尊敬,也代表金日成首相表达这些年对张蔚华烈士遗属的思念。张家人激动万分,金日成首相没有忘记他的老战友张蔚华,金日成与张蔚华遗属之间中断了22年的友情又接续上了!

金日成首相非常想见到张万程老人和张蔚华的遗孀。但是,遗憾的是,由于岁月和历史的关系,金首相再没见到这些当年曾经帮助过他、保护过他的中国恩人。张万程老人是1954年在沈阳得急病去世的,享年64岁。而张蔚华的遗孀王雅清是1977年逝世的,享年65岁,她与丈夫张蔚华合葬在一起。

“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张蔚华烈士遗属同金日成主席的见面,而且一耽误就是18年。

虽然“文革”发生在中国,却波及到邻国朝鲜。在这种特殊历史背景下,金主席根本不可能与张家人联系,因为那样做会给张家人带来麻烦。

历史就是这样,它往往先让你绝望,又突然给了你希望。

1984412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一则消息引起张蔚华烈士之子张金泉的注意: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同志的邀请,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将于5月初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一位老朋友向时任抚松县文化馆馆长的张金泉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给即将访问朝鲜的胡总书记写信,请他转交金日成总书记。426日,张金泉给胡耀邦总书记写了封信。他把信投进了信筒,也投进了希望……

198454日,胡耀邦总书记带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开始访问朝鲜,受到了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日成和金正日的迎接,受到了50万朝鲜群众的夹道欢迎。在平壤进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后,胡总书记于58日在金日成总书记的陪同下,到朝鲜咸镜南道访问。59日,载着胡耀邦总书记和金日成总书记的专列继续在朝鲜东海岸行驶着。中午时分,金日成总书记在火车上设便宴招待胡总书记。

也就是在这一天,在专列的便宴上,在轻松的气氛中,胡总书记将张金泉的信转交给了金日成总书记。当时,金日成总书记正谈到他在中国生活的岁月,谈到了中国人民对朝鲜革命的支持,当然也谈到了张万程老人和张蔚华烈士的事迹……

就在这时,胡耀邦总书记抓住时机,微笑着对金日成说:“我这次来朝鲜之前,收到我们中国吉林省抚松县一个叫张金泉的干部的来信,说他是张蔚华烈士的儿子,请我把信转交给您。这次来朝鲜,我把张金泉的信带来了……”

看过信后,金日成总书记高兴地对胡总书记说:“耀邦同志,您帮了我一个大忙……”

接着,金日成总书记伴随着专列有节奏的轰鸣,用了很长时间向胡总书记更加详细地介绍了张蔚华烈士的事迹,他说:“张蔚华同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是永生难忘的人。”

胡耀邦总书记也为张蔚华烈士的事迹所感动。

金日成总书记又向胡总书记提出要求:“耀邦同志,既然您帮忙把张金泉的信捎给了我,我还要请您帮个忙:在适当的时候,帮助我安排张蔚华烈士的后代访问朝鲜。”胡总书记非常痛快地答应回国后责成中联部具体实施。

同年518日,刚刚在平壤接待过胡耀邦总书记的金日成主席,开始出访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金日成主席选择的出访路线是坐专列从中国东北边境城市图们入境,经牡丹江、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去苏联,然后再从苏联去东欧各国。

专列过境进入图们车站,曾经停留了一会儿。金主席下车在站台上散步,他对这一带的山水沟壑非常熟悉。目光从图们再往西延伸一些,他仿佛看见了长白山脚下的小城抚松,他的第二故乡。他多么想回抚松去看看,看看郊外的仙人洞,看看城里的小南门,看看老战友张蔚华烈士的坟墓,看看张蔚华的儿子张金泉一家。遗憾的是,身为一国领袖的金日成主席身不由己,国家之间已经设计好的外事活动程序,使他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到中国的一个小县城去。

金主席把随行的朝鲜外交部副部长李钟木叫来,对他说:“这一带是我很长时间以来就想去看的地方。如果有时间,很想去看看打游击时的战友和朋友,也去看看埋有已故战友遗骨的战场;可是我无法实现这一愿望,心里十分难过。抚松离这里只有几百里地,那里有张蔚华的遗属,给他们送点礼物作个纪念才好。”

遵照金主席的指示,李钟木同志从带来的礼品中挑选了一些,包装好,然后请陪同的中联部副部长蒋光化转交给张蔚华烈士的儿子张金泉。蒋光化当天将礼品通过吉林省外事办公室工作人员从图们转交给抚松县政府。抚松县委、县政府对此很重视,特意举行了转交金日成主席礼品仪式。

收到金主席礼品的张金泉一家,心里非常感动,希望有一天能到朝鲜去,见见敬爱的金伯伯,抚松县领导和亲友们都支持这一想法。于是,1984823日,张金泉又给金日成主席写了一封信。张金泉在信中向金主席表示感谢,并汇报自己和一家人的情况,表达了希望访问朝鲜面见金伯伯的愿望。

金日成主席结束出访返回平壤之后,看到了张金泉这封来信。他当即指示朝鲜驻中国大使申仁夏,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党史研究所的名义,向中联部发出信函:邀请张蔚华烈士的儿子张金泉、女儿张金禄及长孙张琪于19854月访问朝鲜。


上一篇:怀念管荫深老师下一篇:巧炸鬼子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