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 年开始,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大江南北》杂志社响应中央关于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五老”作用的号召,同时根据一些贫困地区学校师生要求阅读《大江南北》杂志而苦无经费的情况,在沪发起捐资赠刊的活动,得到了上海一批热心单位和个人的热情资助。随后,本刊通过多方联系,向内蒙古四子王旗、乌审旗、乌兰察布市、丰镇市,甘肃会宁县,云南元谋县、永仁县、鹤庆县,贵州天柱县,江西井冈山市,安徽金寨县,广西大新县等地的 850 多所大、中小学校捐赠了 2500 多份全年的《大江南北》杂志。
这项捐资赠刊活动得到老少边贫地区有关单位部门的支持和重视,他们积极推荐和落实受赠学校,组织这些学校做好学用《大江南北》的工作。一年来,本刊陆续收到各地学校不少来信来稿,谈他们阅读《大江南北》的心得体会,感谢社会各界捐赠单位和杂志社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关心支持。地处内蒙古边陲四子王旗第四小学辅导员杨丽萍来信说:《大江南北》杂志已成为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它刊登了许许多多革命者事迹,为我们组织纪念抗战胜利 60 周年活动提供了真实、生动的素材。我们大队部安排“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天都广播《大江南北》的内容,有的同学喜欢听“故事会”,有的喜欢听“青少年绿洲”,还有连载的《黄海惊雷》,同学们也非常喜欢。内蒙古丰镇市职业中专教师梁志忠来信说:我是历史教师,是《校报》的执行总编。《大江南北》让我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特别是刊登的纪念抗战文章,对我启发很大。我们安排了一系列纪念抗战的活动,如演讲,抗战知识竞赛,校报出纪念抗战专版,贵刊提供的资料对我们帮助很大。
甘肃会宁县河畔初中校长吕有来信说:我们收到《大江南北》后,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从中挑选若干篇好文章,形成主题。教师先看,先读,然后将它复印下来,张贴在学生学习栏中,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师生们体会到:这份杂志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份好材料,她用生动、真实的革命历史故事,激发学生们的革命激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会宁县甘沟中学邵建平来信说:打开《大江南北》的封面,历史时空仿佛回到了烽火连绵的战争年代,让我感受了战争年代的艰难和革命者的伟大。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的是教书育人的责任,《大江南北》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好教材,我们要用好这份德育资源。
云南元谋县教育局在学校中做了问卷调查,师生们表示通过阅读《大江南北》,有三点体会:一是通过杂志了解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革命家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是杂志为学校德育工作注人新的血液,是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教材。三是认为杂志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历史性强,文学色彩浓厚。师生们反映在自己阅读的各种杂志中,《大江南北》是深受欢迎的。
贵州天柱县教育局干部杨天蔚对他们县学用《大江南北》情况作了走访调查:学校将杂志内容作为升国旗仪式时讲话的素材,师生作为班会的素材,作为学校故事会和演讲比赛的素材,团支部和少先队大队部作为组织活动的素材,师生课外阅读也喜欢借阅,等等。
由于 2005 年集资赠刊工作取得较好成效,2006 年这项工作又得到许多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支持。今年通过各方努力,已经征集到的款项可以订阅 4200 份以上全年杂志。2006 年元月份开始,又新增加向云南武定县、南华县、姚安县中小学 81 所,甘肃通渭县中小学 22 所,以及甘肃会宁县的77所小学赠刊。目前已有八个省、区十八个县市的 950 所学校收到赠刊,已赠出杂志 3100 多份。本刊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
(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