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期●采珠●

周恩来称历史是“民族的记忆”

作者: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的《中共党史研究》杂志2006 年第 1期发表的《党史期刊要为党史工作的发展多作贡献》一文,在论及党史期刊的根本任务是资政育人时,联系去年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 周年之际亚洲一个国家的例子,引用了周恩来曾把历史称作“民族的记忆”的一段话,讲得很精辟,值得人们深思。现摘登如下,标题为本刊所加。
  最近有报道说,在全世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0 周年之际,作为日本侵略受害国之一的某国政府没有举行任何形式的纪念活动,也没有一个官员出来发表讲话。而这个国家是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的主战场之一,日军的种种暴行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伤害,也使其经济遭到极大破坏。然而这段历史何以被淡忘了?有专家分析原因有四:一是以大地主、大商人为代表的该国统治阶层在日本占领时期与日本合作,这一阶层在战后保持了统治地位;二是日本通过对其提供贷款大量进行亲日宣传;三是经济落后和贫穷造成该国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忘掉历史”;第四,(这条原因值得我们注意)错误的历史观和缺乏足够的历史学者,是受害者不能正确认识这段历史的重要原因。该国的历史学者大多曾在美国学习,受美国二战历史观的影响很大。美国的二战历史观鼓吹,是美国靠原子弹把亚洲从日本占领下拯救出来,而根本不提亚洲国家的人民,特别是亚洲各国共产党在抗日中的领导作用。该国政府跟随美国这一说法,只讲盟军在战争中的作用,对本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从来不提。该国大学的历史书多数照搬美国教材,虽也有些历史书对二战历史作了比较客观的描述,但其影响无法超过美国教材和美国培养出来的学者的影响。这从客观上淡化了日本的侵略性质。
  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周恩来曾把历史称作“民族的记忆”,认为“历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与他的看法有惊人相似之处的是基辛格,他强调“历史就是国家的回忆”,“一个国家的成就只有通过共同的历史意识来鉴定。这是各个国家仅有的经验,也是他们惟一能从自身学习到的经验”。他们的话都说明,不忘记历史,用正确的观点看待历史,对于今天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