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期●论坛●
学习与本领
作者:赵畅
有位作家说过:“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对党员干部来说,学习实在是太重要了。
学习,读书该是最重要的渠道和手段。要知道,书是人类文明,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积淀。读一本精美之书,等于交了一个最有价值的朋友。读书人自可将作者的人生经验乃至教训,默默纳为己有。英国思想家培根说得好:“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读书的真谛,从中可见一斑。
党员干部加强读书学习,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开阔视野,而且能够提高思想和工作水平,增强服务本领。记得 1939 年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毛泽东同志讲过这样一段颇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的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何以出现“本领恐慌”?还不就是因为缺少读书、放松学习么?
现在,一些党员干部读书学习的境况确实堪忧。有的到党校参加培训会,仅仅是为了“养养神,认认人”。有的认为,随着岗位的变动、阅历的增加,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亦在相应提高,故不再重视读书学习。表现在业余时间里,他们总是醉心于上饭局、进茶馆、筑“长城”、下舞池,而说到读书学习,总是言:“忙得很,没有时间。”这般态度,是不可能静下心来去读书钻研、学习提高的。不读书、少学习,不出现“本领恐慌”才怪哩!
杜绝“本领恐慌”,需要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使命精神和内驱动力。必须看到,我们党所处的社会环境、所面临的根本任务和执政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两大根本性的转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使党在前进的征程上充满了机遇、挑战和风险,使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经受多方面的考验。党员干部,只有加强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做到有所开拓,有所创新,有所作为。毛泽东同志曾说:“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并风趣地比喻:“我们掌握的那点知识,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就好像一个杂货铺子,没货了就办不下去,需要进货,而我们的‘进货’就是学习本领。”
加强学习,自须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当前,更要把基本理论的学习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结合起来,学会运用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来观察当今世界、当今中国,不断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要在提高思想素质、精神境界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通过学习,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我们还必须加强岗位、业务知识的学习,优化专业技能素质,使自己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最关键的问题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率先垂范,做到先学、多学、学深、学好,必须下决心从文牍主义的文山会海和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从“学风不盛玩风盛”的陋习中挣脱出来,并用“挤”的方法获得学习时间,用“钻”的方法求得对问题的深入了解。可以相信,只要党员干部队伍形成了好学、乐学的风气,那么,何愁学习型社会不能构建?何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能推进?
(作者系中共浙江上虞市委宣传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