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期●论坛●

学文化与学道德

作者:任金富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各类学校和教育事业。国家银行还拨出一批贷款支持一些贫困大学生学。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社会各界都纷纷献爱心扶贫助学。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事业振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建设造就了大批有用人才。现在从城市到农村已基本普及了初中,农村贫困学生凡是考取大学的,国家采取扶持措施,保证其完成大学学业。这是深受人民群众拥护的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决策。
  纵观人的成长,学文化与学道德对成才成人固然有联系,但不是一回事。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终于使儿子成人成才的佳话。但据我对现实社会和家庭教育的观察,现在从学校到家长都十分重视孩子学文化的成绩,从平时测验到年终考试都要看孩子的考分,考分多就欢天喜地,考分差就不高兴,有的家长甚至对考分差的孩子采取打骂等处罚。因为没有优良的考分就不能升学,考分多少是对学生学习进取的衡量。然而,学校和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我认为文化水平高可以成才,但道德不佳就不能成为高素质的人才。现在有些学生道德败坏,甚至进行各种犯罪活动。有的家长竭尽全力克服困难、省吃俭用,甚至借债等多方设法支持孩子上学,结果有的大学毕业后未能成才,却变成了罪人,对此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在抓好文化学习的同时,学校和家长都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道德示范、陶冶情操,启发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和人民。
  我通过多年阅读《大江南北》刊物,深感这是一份对学生和成人、机关干部和企事业职工、包括老年人进行历史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近些年,我们高邮市《大江南北》发行数连年增加,从开始的400-500份增加到2005 年1872份,2006年突破2000 份。值得赞扬的是我市教育局十分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他们从《大江南北》中受到启示,学校教育系统订阅数从起初 200多份增加到 2005年的872份,2006 年又增加到949份。教育局长王有益亲自过问,定期召开学校负责人学用座谈交流会,强调以德为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专门建立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他告诉我,教育经费虽有困难,但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就要舍得投入。
  我已是76岁的人,离休后通过多年阅读《大江南北》,才比较了解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特别是对新四军发展壮大,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历史功勋,了解得比较全面,许多官兵不畏强暴、不怕艰险,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那种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是道德高尚的生动体现,使我深为感动。我认为现有各类学校如果都能结合学校课内外各种活动,很好地发挥《大江南北》在德育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对培育“四有”人才将会起到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作者系江苏省高邮市老区开发促进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