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期●青少年绿洲●

功夫要下在平时

作者:朱晓玲

  
  
  
  敬爱的卜老师:
  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关心,您来信希望我介绍一下学习经验,其实这也称不上经验,就称之为体会吧,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还望您指教。
  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学习态度问题。无论对于哪一门学科,都必须认真。
  这一点我体会最深。因为我脑子并不算聪明,所以要取得超过他人的成绩,就只能认真。多做多练,但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每做一题都要力求正确,理解题目的内涵。如果做错了,也要及时总结错在何处。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回过头来看看常出错的地方,就能很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以便“对症下药”。
  同时,在做练习题时,特别是在做学校老师布置的练习卷时,不能存在依赖思想:反正老师课上要讲评或者老师总要公布答案的,回家乱写一通不就完成了今天的作业了吗?其实,这是一种非常害人的思想。自己不动脑筋做了题目,做错的不用说,即使是做对的,也是瞎猫碰着死老鼠,今后再出现类似题目,就会想;这道题我见过的,但我不记得做法了。到了会考、高考,遇到类似情况,你总不能对监考老师说,这题我做过的,等我翻翻笔记本再来做。
  所以,功夫要下在平时。每一次作业,每一次练习都要认认真真地对待,马虎不得。
  其次,学习一定要靠自己,不要依赖别人,这一点也很重要。就拿我来说,高二,我选择了文科,虽然分在文科快班,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所以我们班的师资力量不如理科快班的强。起初,我和班内的同学一样,怨天尤人,认为老师不如人家的好,学习成绩自然也比不上人家了。但后来认识到老师的强弱固然重要,而关键还在自己。自古至今,不是有许多人通过自学成才了吗?事在人为。这样一想,就自然而然地把精力放到学习上,而不再强调客观因素了。我们班某个科目的老师虽略逊于理科快班的老师,但上学期期末考试,我的这门科目的成绩超过了理科快班,获得年级最高分。这不是很好地证明了主观因素的重要性吗?
  再次,要合理安排时间,要做时间的主人,而不要让时间来支配自己。譬如在考试前夕的复习阶段,早晨到校后,就别再与同学谈论昨天的电视节目,应静下心来抓紧时间认真复习功课。中午吃过饭后,就休息一会,上课就能精力充沛。放学后回到家中。我就练练琴,既放松了一天紧张的心情,又灵活了手指,做到弹琴、学习两不误。从晚上7点30分,到10点30分,是最佳的学习时段,要集中精神,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认真地复习功课。
  以上几点是我学习过程中一些切身体会。对了,卜老师,我参加全省会考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分别是物理 94,化学95,英语99,历史 97,生物 91。我很高兴能获得“全优”,同时也很感谢您长期对我的关心,您对我的鼓励,也将时时鞭策着我,不骄不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祝您
  身体健康,万事顺利!
  学生:朱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