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期●散文●

游金门太武山

作者:吴世泽



新年过后的第五天,我和三岛女英雄洪秀枞等十几位老同志踏上了久与大陆隔绝的金门岛。上岛第一天,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登上了金门最高峰太武山。

太武山位于金门东半岛中部,海拔253米。因为其形状犹如武士之帽,故以太武山为名。且远看又像仙人倒地之状,故又名仙山。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再过几天,就是农历正月拜天公的日子。金门习俗除了做红龟粿拜天公,还要斋戒沐浴,步行上山敬香。善男信女从小就跟着父母上山,代代相传。特别是正月初七拜天公,那一天,山上人山人海,都是金门的老百姓。即使是禁止上山的年代,军方也会特别准许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开放。金门人对太武山的感情非常深。

在崎岖的山路上走着走着,导游突然大声地喊道:“注意注意,山路左侧岩壁上有块乌龟石。”它瞪着圆圆的龟眼,像是爬得很辛苦。“龟兔赛跑,乌龟在追兔子呢!乌龟已经跑到前面去了。”果然前面山路右侧还有一只石兔。

再往上走,有一座孙中山先生的铜像。铜像前的大牌坊上的“天地正气”四个大字,是由于右任所写。没走几步,看到了延平郡王郑成功观兵弈棋处。这是一个天然岩洞,深约13米,高4米,宽6米。洞内有石桌石椅,石桌上刻有棋盘,楚河汉界。相传延平王在此观兵运筹,偶有余暇也曾在此下棋。

再往上走是蒋介石亲题“毋忘在莒”。意取战国齐将田单以山东营县和即墨两城为凭藉,用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七十多座城池的故事。这一题字,反映了此公当年的心情,看了以后,我和洪秀枞相视而笑,心照不宜。

再往前走几步又有一块面向大陆的大石头,上面有蒋纬国于1987年春所题的“梅园”二字。我和洪秀枞两人都注意到“梅园”左下角“蒋纬国敬题”上面还有两个——“奉化”。可想当年蒋纬国题字时的心情:向大陆同胞表明“我是中国浙江奉化人……我想念家乡,想念亲人,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是中国人”。蒋纬国已经过世了,但“回归大陆”、“统一祖国”一直是他的心愿呀!

快到山顶了,在视线出现的是古老的海印寺,海印寺建于南宋咸淳年间,距今已800多年了。一进寺,就看到蒋经国于1955年4月亲自给海印寺送的匾。匾上写了“慈悲处世”四个大字。严家淦也亲笔题写了“海印寺”的一个大匾。我们从海印寺再往上走百米,就是山顶端雷达站。这里有台方阿兵哥站岗,是禁区。

太武山是我和洪秀枞在角屿和小嶝岛上天天抬头就可以看到的一座大山,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地亲眼看到了它的全貌。在下山的路上,我们遇到两位打扫清理垃圾的女工。她们很热情,一靠近就说:“你们是祖国来的同胞。”洪秀枞说自己是小嶝人,小嶝离金门只有二三千米。但五十多年来就是来不了。她非常想念金门的老乡,很想来金门看看,今天终于实现了,很高兴。工人说:“像现在这样平静多好,过去打来打去还不是打自己人。我们不会再打仗了吧?”老洪说:“我们要多接触,多了解,团结起来,反对‘台独’。共同把祖国建设好。历史已经过去了,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这时走在前面的人叫我们要跟上。我们两人依依不舍地和两位朴素可亲的清洁工人道别。我们还邀请她们有空来厦门看一看,玩一玩。她们也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们边走边回头和她们挥手告别。她们渴望和平的话语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中。




上一篇:宁丢脑袋不丢伤员下一篇:黄海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