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期●青少年绿洲●

放下架子找工作

作者:金旺

  
  
  
  时下许多大学毕业生求职时,大都希望到那些经济益好、收入高的国有大企业、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工作,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政府机关就业,不愿意到小企业、基层、不起眼的岗位上去工作。结果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四处碰壁。
  爱因斯坦是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可他当年的求职经历却充满了曲折和艰辛。1899年,爱因斯坦从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舅父的接济从此结束。他曾向许多教授寻求帮助,望能留在大学教书,可是没有一个人肯伸出援助之手。听说温得都尔这座小城一所中等技术学校有个老师去服兵役,他想去接那个空位,因他不信仰宗教而被拒绝。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找—些临时性的短工,比如帮人计算、临时代课、补习功课之类,一切在所不计。直到1901年4月,由于一位同学的父亲的竭力推荐,他才得以向伯尔尼瑞士专利局递上求职申请书。可是专利局职务的任用还必须等待几个月。这期间,他就在伯尔尼依靠家教糊口,并张贴广告:“专教物理,每小时三法郎。”爱因斯坦就是从这“每小时三法郎”起步的。此后几年,他就在专利局当小职员的位置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放下架子找饭碗的事例过去有,现在也有。在2004年深圳公务员公开招考中,24岁的女勤杂工许桂英以笔试和面试综合成绩第一的优势,从60多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考上了宝安区交通局交通稽查科员一职。可谁知道,许桂英当初找工作时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许桂英1999年毕业于韶关艺术学校,主修音乐师范。因为是中专文凭,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学校工作,就进了宝安区交通局做后勤合同工。许桂英却没有怨天尤人,她先在这个“不对口”、不起眼的岗位上干起来。她边工作边参加自学考试,2004年7月,她拿到了自考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职者只有对就业的期望值,尤其是对薪酬的期望值,进行自我调整,这样才能找到工作,求得发展。大学毕业生并不是天生就应该坐特等车,吃特等饭。我们应该学学爱因斯坦和许桂英,像他们那样,放下架子去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