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期●人物●

战斗英雄池炳文与1260枚纪念章

作者:胡兆才

  
  
  
  听说池炳文是纪念章的收藏家,我和南京军区军史馆筹建办的张学良同志一起来到了江苏省农科院宿舍大院,采访了池炳文。
  “战神”的爱好
  池炳文是福建人,今年70岁。他12岁参加革命,随部队从华东到东北,从东北打到海南岛,1950年人朝作战。在志愿军总部,他是韩先楚副司令员的警卫员,还同毛岸英一起生活战斗了50多天。他一生戎马倥偬,在枪林弹雨中多次荣立战功,曾获得过41枚纪念章和功勋章。每次打仗,他总是冲在最前面,战友们称他为“战神”。
  我们问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纪念章和功勋章的?
  池炳文从橱柜里拿出一捆东西展开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张近10米长的巨幅照片。照片上写着一行字:1955年国庆,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全军战斗英雄合影。池炳文兴奋地指着照片上的他对我们说,这是他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事。从此,他开始收藏纪念章和功勋章。1955年国庆,池炳文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的特等功臣到北京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观礼结束后,毛泽东及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战斗英雄们合影留念。池炳文望着英雄们胸前那一枚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纪念章、功勋章,激动不已。他想,这一枚枚五彩缤纷的胸章,是英雄们出生人死打江山、保江山的见证,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和平。英雄和烈士的鲜血不能白流,他们的精神要弘扬光大。纪念章、功勋章,正是这段辉煌历史的最生动的教材。
  池炳文有了收藏纪念章和功勋章的想法后,就利用出差或探亲访友,参观全国各地革命纪念馆烈士家乡和革命老区的机会,四处搜集。
  踏破铁鞋觅“珍宝”
  为了寻觅散落在民间的纪念章和功勋章,池炳文几十年里跑遍了千山万水,远到祖国边陲西藏、新疆、漠河、海南岛。
  池炳文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又多次调动工作。他每到一个城市,都忘不了搜集工作。他的步骤是先看县志、市志,查阅这个城市历史上发生过什么重大事件,然后制订搜集计划。路再远,他都坚持不懈,从不间断。1960年他在湖南衡阳工作,有一天,他查阅资料时发现离衡阳不远的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家乡,又是贺龙当年两把菜刀闹革命的革命圣地。他估计这一带老红军多,是纪念章、功勋章“富矿”所在地。于是,他带着干粮,乘车转船到了桑植。经多方打听,他得到一个信息,在平和乡有位老红军搜集了一批纪念章和功勋章。于是,池炳文步行30里,找到了这位老红军。当对方得知他的来意后,拿出了15枚自己搜集到的“珍宝”给他看。池炳文喜不自禁,伸手要拿来细看,却被对方挡了回来。这位老红军严肃地说,这是他的传家之宝,只能看不能摸。你如想要,还要“研究研究”。池炳文当然明白这“研究研究”的潜台词是什么,也能理解对方的要求,于是打开窗户说亮话:“请问一枚大概要多少钱?”
  老红军回答,1500元一枚。池炳文一愣,1500元一枚,这是个天文数字。当年池炳文转业时,拿到的转业费是几百元,到地方每月的工资不到50元。此次出来,他只带了500元,连买一枚的钱都不够。池炳文只好打道回府。半个月后,他东挪西凑,凑到了850元和50斤全国粮票,再次踏上了去桑植的路途。当他满身汗水地站在那位老红军的面前时,老红军被深深地感动了,慷慨地拿出了自己珍藏的宝贝,对他说,自己的年龄也不小了,这些宝贝也不能带到棺材里去,希望他好好保存。说罢拿出一枚铜质奖章给池炳文看,只见奖章呈棕红色,正面写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奖章”,背面的日期是“1929年”。老红军讲起了这枚奖章的来历:1928年1月,贺龙进入洪湖地区组织革命武装。在这一年中,贺龙经历了“三起三落”,年底又搞了“五县年关暴动”,拉起了1000余人的队伍。但这支队伍由于成分复杂,力量薄弱,没有经得起强大敌人的连续攻击,最后又失败了。贺龙不甘心,又领着剩下的人退到湘西活动,不久又发展壮大,在小埠头战役中击毙敌旅长,缴获了一批武器,兵马扩大后,队伍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贺龙任军长。这枚奖章就是那个时代的见证。
  池炳文收藏的纪念章中有一枚铜质奖章是红色的,正面刻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下面刻着“1934.1.22-1934.2.1”。中间是镰刀和铁锤的图案,背面是五角形图案,周边饰以麦穗,正中是一地球仪,上面叠印的依然是镰刀铁锤的党徽,五角形中间,写着“主席团成员"五个字。当时被授予这种奖章的只有项英周恩来、朱德、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等15人,可见这种奖章的稀少珍贵。
  池炳文说,这枚奖章,是他在两个月内五次登门才得到的,也是花了“大价钱"的。
  池炳文子女多,老伴没有工作,一家老小七八口人,仅靠他几十元微薄的工资过日子。如此少的活命钱,池炳文还要从牙缝里挤出一些来,坚持不懈地收集他的“珍宝”。子女和老伴少不了有埋怨的话,面对一次次埋怨和牢骚,他总是笑笑说:“你们不明白,我这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这句话成了池炳文的口头禅,有时,子女们埋怨时,他正要开口,便被老伴接了话茬说“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这时,全家人便哈哈大笑,在笑声中理解了他的赤诚之心。
  百年风云见证
  工夫不负有心人,池炳文收藏的纪念章、功勋章,总计达到了1260枚,每一枚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从品种内容而言,有著名人物纪念章,如从1911年至1923年,中国政治舞台曾出现过孙中山、袁世凯、冯国璋、徐世昌、溥仪、黎元洪、曹锟等风云人物,池炳文收藏了有关他们的纪念章。人物当中还有刘志丹、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等纪念章。大部分藏品是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各部队的纪念章以及英雄奖章。大致可分五个历史时期:
  辛亥革命和大革命时期,主要有“纪念辛亥革命”、“云南都督府拥护共和奖章”以及“江岸、京汉铁路工会会员证”、“各界拥护省港罢工纪念章”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一等红星奖章”,按照当时军委代主席项英签发的命令,被授予一等红星奖章的是对领导南昌起义和创建红军、指挥作战有特殊功勋的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三人。还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颁二等红星奖章”,被授予二等红星奖章的有陈毅、张云逸、罗瑞卿、萧克、何长工、程子华、罗炳辉等34人。池炳文收藏的二等红星奖章,是陈毅在三年游击战争时,为感谢一位红军老战士在他养伤期间对他的精心护理,将这枚奖章送给了他。池炳文的这枚奖章,就是这位老红军赠送的。授予三等红星奖章的有王震等53人。这个时期的纪念章还有“东江暴动”、“秋收起义”、“井冈山斗争”、“红军反围剿”以及“红二方面军特等优胜奖章”等。
  抗日战争时期的奖章、纪念章比较多的是“陆军新编第四军司令部”、“新四军第一师毛泽东旗帜纪念章”、“新四军第三师司令部政治部颁战斗英雄奖章”、“新四军第五师坚决抗战保卫祖国荣誉奖章”以及“八路军一一五师教二旅奖章”“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南泥湾劳动英雄奖章”、“太行军区颁杀敌英雄奖章”“胶东军区爆炸大王奖章”等。
  解放战争时期,有“西北野战军模范党员奖章”、“晋冀鲁豫军区战斗英雄奖章”、“华东人民解放军特等功奖章”、“华东支前委员会支前英雄奖章”、“山东军区民兵一等功奖章”、“胶东军区英雄奖章”、“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英雄奖章”、“华东军区渡江胜利纪念章”等。
  全国解放后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抗美援朝的纪念章,有“朝鲜政府赠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功章”、“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颁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有朝鲜政府颁给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的“金日成朝鲜英雄”勋章,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给元帅、大将、上将拥有的“一级八一勋章”、“一级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等。
  这一枚枚纪念章、功勋章,历尽沧桑,饱经风雨,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无论谁见了它们,无不叹为观止,吃惊不已,让你陶醉,令你兴奋,看后爱不释手。
  教育下一代
  池炳文收藏纪念章的目的不是为了收藏而收藏,也不是想到市场上去拍卖,而是为了教育下-一代。
  池炳文第一次展览他的“珍宝”选择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内。那天,许多市民听说他免费办服览,纷纷来到展览馆,许多新闻单位来采访他,当天晚上,电视台就播放了他的事迹。第二天,展览馆里迎来了数万市民,挤得水泄不通。他的战友们也来了,见他一个人忙不过来,也加人了讲解的队伍。一位大学生参观展览后,感动地说,这一枚枚纪念章和功勋章,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丰碑,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传统课,这次参观我将终生受益。如果今天不来参观,不仅是一时的遗憾,而是一辈子的遗憾。
  一夜之间,南京人都知道有个池炳文。许多机关、部队、学校纷纷上门,请他到他们那里去办展览,让更多的人受教育。
  为了教育下一代,池炳文几年如一日,凭着战争年代的吃苦精神和共产主义信仰以及执着的追求,跑遍了南京的各大公园、大街小巷,免费展览他的1260枚纪念章、功勋章。南京人高度评价池炳文在战争年代的功绩以及教育下一代的贡献,2004年推荐他为南京市好市民。
  池炳文受此殊荣是当之无愧的。


上一篇:书画涌动爱国情下一篇:日军罪行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