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当年日寇在我家乡频繁“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的惨景,至今仍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的家乡是山东省安丘县(现已改市)城南30公里的马家寨庄(现属潍坊地区)。1938年日寇占领我们县城后,对我家乡频频“扫荡”,不少家庭家破人亡。
据县志记载,从1938年-1945年日本投降,先后有4500余人惨遭日寇杀害,房屋被烧毁4500余间。群众对日寇恨之入骨。
1939年2月15日,是农历腊月三十,人们正在高高兴兴地准备过年。突然响起枪炮声,不久,日军中队长高岛率200多名日伪军进了我村。村中家禽被杀一光,家家被翻腾得乱七八糟。
次日,敌人离开我村继续向西南方向进犯,临走时抓走了几十名青壮年,牵走了不少驴子,为他们驮运军需弹药。但这次日军“扫荡"并未捞到什么便宜,被八路军山东纵队阻击重创后,于天黑前逃回了安丘城。
1940年4月间,日伪军千余人向安丘东南金钱村偷袭。国民党五十一军一个营驻守该村,全营英勇还击歼敌百余,终因寡不敌众,在阵亡56人后,突出重围。该村南岭上至今仍留有“斩倭殉仁"的石碑。当时群众死伤17人,村中房屋几被烧光。该营一部分伤员转至我村,住在我家的就有十多名。
1942年夏末,麦子刚收入场,日伪军又窜到城西南方向“扫荡”。我军三路埋伏阻击,毙伤日伪军百余人。敌慌忙逃跑,在回经我村时,将我村东部几百间房屋焚烧殆尽。
1942年8月20日,日伪军15000余人,分数路偷袭包围了我村西南20余公里擂鼓山附近的国民党苏鲁战区总司令部及五十一军4个团。敌动用了大炮飞机轮番轰击,战斗异常激烈。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被炸伤,少将高参张庆澍阵亡,官兵死伤300余。在毙伤敌人400余人后,我方终于突出重国。这次敌人“扫荡”又从我村抓去几十人,我父亲也被抓去。敌人驱使他们拾弹药、运送伤兵和尸体,抬不动,就用脚踢、枪托打。敌“扫荡”一周后,一部分日伪军又回经我村,父亲因对本村地形熟悉,乘深夜喂牲口之机,越墙潜藏在被烧学校的柴禾堆里方得脱逃。敌人走后他也不知道,继续躲在里边不敢出来。两天后,被一取柴老人发现,老人被吓得连忙跑到街上喊叫:“柴堆里有人,你们快去看看是谁?"这时几个壮年进去,高喊:“鬼子走了,什么人藏在里边?快出来吧!”这时父亲才敢露面,他们忙将他搀扶出来送至家中。父亲因过度惊吓疲劳饥渴,如同得了一场大病,自己难以站立行走,一周后才渐康复。
1943年秋,八路军到了我村。1944年8月,我们在城郊敌区上学的七位同学(马光权、马炳仪、马炳勋、马炳华、马树海、马龙田和我)在区工作队同志指点下,弃学奔向沂蒙根据地鲁中四分区司令部驻地报名参军,受到热烈欢迎接待。次日,除马龙田一人留司令部学会计工作外,我们六人被分到沂北野坊四分区卫生处医训队学习。医训队结业后,我们即奔赴抗日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