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期●随感录●

群体性事件也是“第一信号

作者:汪长纬

  
  
  
  “群众的呼声是第一信号”。这些年来这个口号逐步成为各级负责干部的共识,实在是执政理念的重大进步。但是唯独对群体性事件,许多地方的态度至今仍然有些例外,常常视其为洪水猛兽。以前人们耳熟能详的调门,就是把这类事情归之为“阶级斗争新动向”;后来不以“阶级斗争为纲”了,但也往往视之为坏人操纵,聚众闹事,自觉不自觉地把人民内部矛盾往敌我矛盾上拉,把一般群众推向党和政府的对立面。这种思维方式无助于群体性事件的真正解决。
  是否把群体性事件也看成来自群众的“第一信号”,本质上反映了执政理念、执政目的;能否把也是“第一信号”的群体性事件处理好,则是对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考验。在对待群体性事件的工作中,上海市虹口区江湾镇的党政领导做出了很好的成效。《解放日报》曾经报道说,这个镇的党政领导在立场上没站在群众的对立面,从思想上把颇为棘手的群体性事件视之为来自群众的“第一信号”,认真对待,用心处理,化解了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从而赢得了人心,保持了社区的稳定。这是何等的功德啊!老百姓正是从这些群体事件的处置上,进一步认识到人民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而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社会的稳定。
  有一首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共产党的生命源泉。党与群众的这种关系,决定了党的执政基础在于群众,执政目的为了群众。而且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历来把人民群众尊奉为真正的英雄、历史的创造者、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那么,就没有理由动不动把一般性的群体性事件视之为对抗性的矛盾。人民群众总是为了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斗争,一般说来,只是在通过正常渠道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才会群而起之。执政者的任务是要与时俱进地为老百姓提供利益诉求的机制和平台,有效地化解矛盾,并进而解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